第二节 征购价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080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征购价格
分类号: TS2
页数: 2
页码: 211-212
摘要: 本节主要介绍了甘南地区碌曲县的粮油征购价格。
关键词: 粮油工业 粮油征购

内容

—、粮食征购价格
  20世纪60年代,大幅度提高了粮油征购价格。1960年和1965年,两次实行生产队交售粮食每人平均超过一定数量的都给予10%和12%的加价奖励的办法,期间1961年和1962年又分别提高粮食收购价格25%和17%,同时取消了加价奖励。1965年实行征购任务“一定三年”,超售部分,一半奖售物资,一半加价30%和50%的办法。1966年,碌曲县的小麦统购价格每百斤一律调整为13.5元,青稞调整为10.5元。1966年至1978年的12年间,粮食收购价格维持在上述价格未发生变动。1979年粮食收购价格平均提高20%,同时将超售加价幅度提高为50%。1980年以后,国家未对碌曲县进行粮食征购。1984年8月1日,调低了碗豆收购价格。黄碗豆(三等)从每斤0.345元调整为0.3元,青色、黑色(三等)每斤从0.33元调为0.28元,杂色(三等)从0.322元调为0.272元。1994年11月3日,县粮食局调整了青棵和豌豆的收购价格,分别为每公斤1.30元和1.40元。
  二、油料征购价格
  1955年统购统销政策执行以前,油籽收购价格比较灵活。统购统销政策实行后,实行统购价格,并多次调整油料收购价格。1961至1970年,每市斤油籽统购价为0.20元。1971年开始国家提高油料收购价格,全州7县油料统购价统一调整为每市斤0.28元,1979年调整至每市斤0.36元,1983年再次提高到0.48元,1984年8月1日,油料价格从每公斤1.65元调低为1.30元,1985年实行定购合同制,超定购部分按议购进行定价,随行就市,自行论价,依质作价,具有很大的灵活性。1994年11月3日,县粮食局将油籽收购价调整至每公斤3.30元。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碌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碌曲县志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记述碌曲县的自然和社会历史现状,力求思想性、资料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本志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不谋划一,下限至于1995年底,个别卷章人物及图片资料延至定稿。本志以卷、章、节、目设篇布局,分类设卷,卷下设章节,节下设目,记述史实,并以图表作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称"解放前",其后称“解放后”。1955年6月碌曲县人民委员会成立前称“建政前'',其后称“建政后解放前用历史纪年,并加注公元纪年,解放后用公元纪年。数字表述,除成语、顺序号及习惯语用汉字外,凡表示数量的通用阿拉伯数字。志中数字根据以县统计局资料为主,不足之处使用部门数字。人物志坚持“生不立传”原则,以本籍为主,记及对本县有重大贡献的外籍人士。对已故名人、流落红军、革命烈士和在各条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以传略记述。对历次全国各类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正县级以上领导职务和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公职人员,州政协常委以上职务的民族宗教界人士,受到省部级以上单位表彰的先进人物,予以筒介。对受到地厅级部门表彰的各类先进人物、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列表介绍。本志资料大部分来自档案馆案卷和本县各部门档案、文献、报纸,部分资料由调查采访取得。入志资料一般不注明出处。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