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工业规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074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工业规模
分类号: F403
页数: 3
页码: 145-147
摘要: 碌曲县建政以后,为了巩固和发展壮大新生的人民政权,把发展农牧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来抓,在着手进行的工业建设中,以投资少的小型加工业生产农牧业生产用具和干部群众生活用品为主
关键词: 工业规模 工业建设

内容

碌曲县建政以后,为了巩固和发展壮大新生的人民政权,把发展农牧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来抓,在着手进行的工业建设中,以投资少的小型加工业生产农牧业生产用具和干部群众生活用品为主。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加大投资规模,建设小、中型并举的电力、食品、建材、乳业和矿业等工业,从固定资产不足5000元的西仓挂面厂起步,工业投资不断增加,到1995年,全县乡及乡以上国有和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发展到15户,固定资产原值达到834.4万元,其中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755.8万元,占固定资产原值的90.58%,累计折旧200.7万元,固定资产净值683.7万元,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701.1万元。工业产品产量和品种随着固定资产总值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和丰富,从建政初的1958年仅能生产产量不多的挂面发展到90年代发电221万度、生产机砖100万块,原煤3000吨、干酪素116吨、草场围栏丝网11万米、加工副食品和鲜牛羊肉233万吨、选冶黄金50公斤的生产能力。工业企业建筑面积累计136.91万平方米。
  表6-21958-1970年碌曲县工业产品产量表
  表6-31971-1983年碌曲县工业产品产量表表6-41984-1995年碌曲县工业产品产量表
  注:1989年食品生产产量包括鲜冻牛羊肉产量。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碌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碌曲县志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记述碌曲县的自然和社会历史现状,力求思想性、资料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本志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不谋划一,下限至于1995年底,个别卷章人物及图片资料延至定稿。本志以卷、章、节、目设篇布局,分类设卷,卷下设章节,节下设目,记述史实,并以图表作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称"解放前",其后称“解放后”。1955年6月碌曲县人民委员会成立前称“建政前'',其后称“建政后解放前用历史纪年,并加注公元纪年,解放后用公元纪年。数字表述,除成语、顺序号及习惯语用汉字外,凡表示数量的通用阿拉伯数字。志中数字根据以县统计局资料为主,不足之处使用部门数字。人物志坚持“生不立传”原则,以本籍为主,记及对本县有重大贡献的外籍人士。对已故名人、流落红军、革命烈士和在各条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以传略记述。对历次全国各类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正县级以上领导职务和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公职人员,州政协常委以上职务的民族宗教界人士,受到省部级以上单位表彰的先进人物,予以筒介。对受到地厅级部门表彰的各类先进人物、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列表介绍。本志资料大部分来自档案馆案卷和本县各部门档案、文献、报纸,部分资料由调查采访取得。入志资料一般不注明出处。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