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矿产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068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矿产资源
分类号: F407.1
页数: 3
页码: 80-83
摘要: 碌曲县境内的矿藏主要分布在碌曲南部,其利用程度尚处于初期阶段,现已探明的矿藏有金、铁、汞、锑、煤、泥炭、石灰岩、白云岩等。
关键词: 碌曲县 矿产资源

内容

县境内的矿藏主要分布在碌曲南部,其利用程度尚处于初期阶段,现已探明的矿藏有金、铁、汞、锑、煤、泥炭、石灰岩、白云岩等。
  —、金属矿藏
  (一)金矿
  1.拉尔玛金矿位于碌曲县东南与四川交界处的拉尔玛西2公里,海拔4059米,矿体产于S,,硅化板岩和角砾岩中,受一条近东西向构造挤压蚀变带控制,已控制长760米,宽1米〜114米,表内品位3~7克/吨,表外品位1.10〜1.9克/吨,个别达15-20克/吨。
  2.忠曲金矿位于县内尕海乡与李恰如牧场之间,宽3米〜8米,厚约5米,个别地段较厚,向东西方向延伸,金品位4-4.5克/吨,其他矿体为地表单工程控制,含金3〜4克/吨,个别样品含金较高。1992年碌曲县与甘肃省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队联合开采,碌曲县政府投资50万元,年内生产黄金1800克,成色为99.97%。
  (二)铁矿
  1.尕海铁矿位于县城南9度东,直距32公里。矿体分布于中泥盆统灰岩、白云质灰岩、夹千枚岩、板岩中,矿带长1.8公里,矿体呈层状、透镜状。见矿6层,单层厚0.4米〜5.3米,总厚1・1米〜11米。矿石为鱼而状赤铁矿,少量菱铁矿、褐铁矿。矿石质量:TFe 最髙40.16%,最低20.01%,—般30%左右;S0.03%,P0.3%〜0.9%,沉积型,远景储量274.8万吨,地质储量408.9万吨。
  2.马尔则岔铁矿位于县城东南14度东,直距32公里。矿体产于中泥盆统底部灰一灰黑色薄层灰岩、板岩互层中。含矿带长5公里,有矿3~9层,每层矿最小厚度0.27米,最大厚度&22米,累计总厚度5.65米〜25.04米。矿石以鱼而状赤铁矿为主,次好菱铁矿,地表有褐铁矿,品位:TFe最高47.63%,最低20.04%,平均在27.05%〜33.16%, 沉积型,远景储量1033.3万吨,地质储量1744.2万吨。
  3.花尔干山铁矿位于县南31度东,直距28.5公里,矿体产于中泥盆统底部灰岩中,呈层状,透镜状,含矿带长2.5公里,见矿9~14层,单层厚0.1米〜2.2米,累计总厚度4.2米〜9.2米。矿石以鱼而状赤铁矿为主,次为菱铁矿及少量磁铁矿,品位:TFe最高49.61%,最低21.72%,—般27%〜31.2%,含MnOxO.27%〜1.2%,硫磷等有害元素含量均在允许范围内,沉积型。远景储量305.1万吨,地质储量137.2万吨。
  4.旦加木括合铁矿位于县南17度西,直距55公里,矿体产于中泥盆统钙质碎屑岩、泥灰岩及含铁灰岩中。分南北两个矿段,南矿段见矿5层,单层厚0.3米〜1.75米,累计总厚度4・5米.北矿段见矿3~9层,单层厚度0.15米〜2.6米,累计总厚度17.27米, 厚度大于1米的矿体共有5个,推断长度200米〜300米,矿主要为鱼而状赤铁矿,矿石质量:TFe22.05%〜42.54%,最高47.94%;S0.034%〜0.084%最高0.093%,P0.35%〜0.87%,最高1.11%,沉积型。地质储量22.64万吨。
  5.嘎尔括合铁矿位于县南17度西,直距58公里。矿体产于中泥盆统细粒石英砂岩,砂质页岩中,含矿带断断续续长200米〜1400米,矿体呈层状,透镜状,最多见矿8层, 单层厚0.34米〜4.66米,累计最大厚度12米。共圈出58矿体,长200米〜300米,最长1240米,平均厚1米〜2米。矿石为鱼而状赤铁矿,菱铁矿。矿石质量:TFe23.17%〜35.72%,最高45.85%;SO.11%~3.63%,最高0.79%;P0.37%〜0.63%,最高1.40%。沉积型,地质储量905.57万吨。
  (三)汞锑矿
  美秀南锑矿位于碌曲县东部的阿拉乡,矿区处于洮河复向斜北翼,沟背斜南翼,构造线方向呈北西向,断裂构造发育以北西向压扭性断裂为主要的控矿构造其内岩石破碎, 硅化等围岩蚀变发育。矿区有三含矿带,长750米〜1260米,宽10米〜50米,控制斜深80米〜300米,走向290°〜320°倾向南西,倾角40°〜70°。在含矿带内共圈出锑矿体7个, 汞合矿体4个,产状与含矿带基本一致,锑含矿体一般长35米〜50米,厚0.84米〜4.76米,延伸10米〜117米。占全区储量55.7%的工号锑含矿体长330米,平均厚1.97米,延伸10米〜157米,矿石中锑矿物主要为锑锁矿,矿体平均品位为2.11%〜15.83%,全矿区平均为4.59%,含矿系数0.36~1,全矿区平均为0.63汞含矿体一般长50米,厚1米〜2.88米,延伸47米,矿石中汞矿物主要为辰砂,矿体远景含量锑5006.48吨•汞28.27吨,表内14.25吨,表外14.02吨。
  二、非金属矿
  (一)煤
  尕海煤矿位于碌曲县南部,距县城直线40公里,于尕海盆地东北角,财宝山东翼, 东西宽约1600米,南北长约2000米,勘探面积约3平方公里。煤层产在J1〜2"下部,分为3个煤组:A组煤严格受基底控制。极不稳定,分布很局限;B组煤相对稳定,基本布遍全区,但厚度变化大,西部最厚达10.39米,东部最薄不足1米;C组煤层亦不稳定,但局部达到可采厚度,中部最厚达3.02米。矿区煤层以亮煤为主,镜煤,半亮煤次之,间有少许丝煤,各种煤岩分子及煤内夹石干相间组成明显的条带状结构。该矿床规模小,煤层厚度变化大,但埋藏浅,煤层倾角大于45°,水文地质条件简易,顶,底板隔水性能好,也较稳固,适于土法开采,可做工业动力和民用煤。
  (二)泥炭
  尕海盆地泥炭丰富区位于西倾山北麓及尕海滩一带,西起李恰如牧场,东至郎木寺,长约54公里,这一带泥炭地分布范围很大,面积一般7~13平方公里,最大达32.86平方公里,泥炭层厚一般1米〜2米,近山麓地带最厚5.8米。而山间洼地反括塔一处,位于盆地中心略编北的冲洪积滩地最底部位泥炭地面积达47.35平方公里,泥炭层厚1米 〜2米,最厚达3.6米,该区远景储量8560220吨。
  (三)白云岩
  公主河白云岩位于碌曲县南31度东,直距40公里。
  白云岩产于下泥盆统上岩组白云质灰岩、钙质板岩内。矿体呈似层状,长3~5公里, 宽800米。矿石质量:取样77个,其中14个样品分析结果MgOl8.45%〜19.52%, CaO28.85%〜33.24%,Al2O30.028%〜0.41%,SOO.54%—1.16%,其余样品 MgO 均小于18%。
  (四)水泥石灰岩
  位于郎木寺西4公里。矿体产于石炭统地层中,长4公里,宽400-800.米,呈层状, 矿体走向近东南,倾向南,倾角75°,矿石呈灰白色致密块状和灰色层状,矿石矿物为方解石,品位:CaSO543^ 〜54.72%, MgOl.34%〜1.67%, SiO2l.7%〜2.27%, Fe2O30.33%。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碌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碌曲县志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记述碌曲县的自然和社会历史现状,力求思想性、资料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本志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不谋划一,下限至于1995年底,个别卷章人物及图片资料延至定稿。本志以卷、章、节、目设篇布局,分类设卷,卷下设章节,节下设目,记述史实,并以图表作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称"解放前",其后称“解放后”。1955年6月碌曲县人民委员会成立前称“建政前'',其后称“建政后解放前用历史纪年,并加注公元纪年,解放后用公元纪年。数字表述,除成语、顺序号及习惯语用汉字外,凡表示数量的通用阿拉伯数字。志中数字根据以县统计局资料为主,不足之处使用部门数字。人物志坚持“生不立传”原则,以本籍为主,记及对本县有重大贡献的外籍人士。对已故名人、流落红军、革命烈士和在各条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以传略记述。对历次全国各类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正县级以上领导职务和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公职人员,州政协常委以上职务的民族宗教界人士,受到省部级以上单位表彰的先进人物,予以筒介。对受到地厅级部门表彰的各类先进人物、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列表介绍。本志资料大部分来自档案馆案卷和本县各部门档案、文献、报纸,部分资料由调查采访取得。入志资料一般不注明出处。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