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候的基本特征
碌曲县地处内陆,大陆性气候特点显著。全年大部分时间受高空西北气流影响,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青藏高原冷槽活动频繁,降雨增大,多雷雨冰雹天气;冬季受新疆高压脊控制,盛行西北风,多风少雪,寒冷干燥。境内属高寒湿润性气候,其基本特征是:高寒、湿润、光照丰富,雨量充沛,长冬无夏,春秋短暂,水热同季,全年有霜,温差大,灾害多。
二、气候的季节特征
根据张宝埜以候均10°C〜21.9-C为春秋季X10.0°C为冬季、22.0°C为夏季的划分为标准,境内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其中北部碌曲冬季285天,春秋80天,南部郎木寺一带,冬季315天,春秋50天。若以传统的四季划分则县内各季的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多晴日,严寒期82天,从当年11月26日至次年2月15日,季均温度一8.6°C~10.1°C,其中阿拉一&6°C,李恰如一10.1°C;春季气温回升,日较差大,西(或西北)方冷空气南下,常有大风雪与寒潮袭来,季均温度为0.8°C〜4.2°C ,其中阿拉4.2°C ,李恰如0.8°C;夏季,初夏少雨干旱,继而降水增多,季均温度为10.1°C;秋季气温下降,秋雨连绵,继而由雨转雪,晚秋则晴天少云,季均温度1.1°C〜3.8°C ,其中阿拉3.8°C ,李恰如1.1°C 。
第二节气候要素
一、日照
1.太阳辐射量
县内太阳辐射总量由南到北渐次增大,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南部空气中水汽含量多,云量多而晴天少,愈往北而晴天愈多。六、七月间太阳总辐射出现最大值,牧草光合利用率高,若有适量降水,产量会骤然增加,冬季的光能资源一般不能利用。碌曲的太阳年总辐射量比武汉(117.0千卡/厘米2月)、广州(116.1千卡/厘米2月)、哈尔滨(118.1千卡/厘米月)、兰州(121.9千卡/厘米2月)合作(123.3千卡/厘米2月)等地的多。
表2-1县境内各月太阳辐量表
表2-2县境内各月太阳生理辐射表
2.日照时数气象记录以日照时数及百分率反映光照条件。县年平均日照时数2395.9小时,最多的是11月至次年1月,平均在219.5〜226.3小时之间,最少的是6-10月,平均在152.2〜196.0小时之间。夏季日照时数少,冬季日照时数多,反映了冬季多晴天,夏季多雨的气候特点。日照百分率是衡量光照条件的优劣程度,碌曲县年日照百分率为54%,最高年份86%,最低年份29%。
表2-3碌曲县日照时数及百分率
单位:小时%
二、气温
1.平均气温
气温随海拔从河谷到低山,中高山、高山依次递减。县年均气温北部碌曲(海拔3100米)为2.3°C,南部郎木寺(海拔3303米)为1.2°C。历年气温在1.4°C〜2.8°C之间变化,1960,1987,1988年是最高气温年份,1976,1977年是最低气温年份,1960年最高平均气温3.0°C ,1977年最低平均气温为1.4°C ,年际变化最大值1.6°C。
表2-4县内各地月均气温表
单位℃
2.气温日较差
年平均气温日较差碌曲县城为15.4°C,郎木寺为13.7°C,最大年较差碌曲县城为53.6°C,郎木寺为52.5°C o 一年中平均日较差最大碌曲县城出现在11-4月,达15.4°C〜19.6°C,郎木寺出现在12-3月,为14.5°C〜17.2°C,在牧草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内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光合作用,夜间能减少呼吸消耗,有利于养分积累。
3.极端气温
酷热期指候均气温在N30°C的时期,境内无酷热期,严寒期指候均气温<-5°C的时期,境内严寒期长,一般从当年11月26日开始到次年2月15日结束,长达82天,郎木寺从当年11月21日开始到次年2月28日为时100天。碌曲年平均最高气温11.1°C,年平均最低气温一4.3°C,年极端最高气温27.2°C ,出现在1978年7月7日,年极端最低气温 —26.4°C,出现在1975年12月14日,平均最高气温大于10°C以上的是4-10月,共有7个月,最热的是6.7.8月,平均最高气温分别为17.1°C .19.0°C、18.9°C ,平均最低气温分布在1一4月,10-12月,均在一2.2°C以下,最冷的12月到次年2月,均在一10°C以下,平均气温大于0°C的是5-9月,共5个月。
•68•表2-5碌曲县气温资料表
单位℃
表2-6日最低气温各种界值的平均天数
单位:℃
4.无霜期
境内没有绝对无霜期,相对无霜期北部碌曲最长109天,最短38天,南部郎木寺最长
88天,最短19天。
表2-7初终霜冻与无霜期
单位:日/月
5.积温
积温即积累温度。生物的生长发育通常是在一定温度条件开始的,因此,积温在农牧业气象中广泛应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C的初终日期与多数牧草的返青及停止生长的时间相符。5°C以上的持续日期为牧草积极生长期,稳定通过8°C初终期。牧草生长旺盛,牲畜进入抓膘时期,气温稳定<-5°C进入严寒期,牲畜开始掉膘,<-10°C时普遍掉膘。
表2-8碌曲县日平均气温通过各界限的初终日,间隔数和积温表
单位:日/月6.地温与冻土
碌曲年平均地区温度5.3°C,比平均气温高3.0℃。由于太阳直接辐射地面的关系,地面温度日变化非常剧烈,增温比气温大得多,极端值的范围远远超过气温的极值,地温平均年最高28.5°C ,年平均最低一5.9°C ,极端最高60.9C ,极端最低一32.4°C。地中温度5,10.15.20厘米各深层次年平均温度,分别11.l°C、10.9°C、10.7°C、10.5°C浅层与深层相差0.6°C,浅层变化大,深层变化小。冻土是指土壤水分冻结的深度。碌曲的土壤冻结开始于每年9月15日,次年4月4日解冻,最长冻结时间202天,最大冻结层92厘米, 最小冻结层68厘米。
表2-9碌曲县地温资料表
单位:℃
三、风
境内年平均风速北部碌曲为1.6米/秒,春季3、4月间平均风速最大,为2.1米/秒,8月份最小1.3米/秒,南部郎木寺年均1.7米/秒,春季3月份平均风速最大,为2.3米/秒,8月份最小1.5米/秒。风向全县以静风最多,其次是西北风,北部碌曲频率11%,3至9月份以东风或东北风最多,南部郎木寺频率为18%,6月份以东北风最多。风的日变化一般是白天风速大,夜间风速小,午后风速最大,入夜后风速最小,这是因为白天由于地区热力不均,乱流逐渐加强,到14-15时左右乱流最强,上下空气动量交换频繁,风速达到最大值,入夜后乱流显著减少,风速逐渐变小。
表2-10碌曲县风速风向频率表
四、降水
县境内的降水特点是:季节不同,降水量不同,一般是冬季稀少,夏季最多,全年降水的50%集中在夏季,夏季集中在7、8两月。海拔不同,降水量不同,年降水量自东北向西南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但从3300米至3400米以上的递减明显;地域不同,降水量不同,南部郎木寺为多雨中心地带,平均降水量达780毫米,东北部、中部及西部高山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均小于600毫米。降水的年际变化:历年平均降水量北部为633.7毫米,最多年为811.2毫米(1967年),最少年为436毫米(1980年);南部郎木寺历年平均781.8毫米,最多年为970.1毫米(1967年),最少年为688.5毫米(1977年),最多年与最少年北部相差375.2毫米,南部相差281.5毫米;降水年变化率北部为10%,南部为11%。从降水的历史演变情况来看,总的趋势是70年代以来降水量趋于减少,气候变干。70年代比60年代北部减少8%,南部减少10%。降水的季月分布:由于冬夏季风一年一度交替,冬季受西北气流控制,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夏季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大量的水汽随着付高西南侧的东南气流向西北输送,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随着高原上的偏南气流不断北上,而碌曲正处在这两支暖湿气流的交绥地带,水汽充沛,空气湿润,降水集中,因此年降水量的季节分布很不均匀。冬季(12-2月)降水量碌曲为&9毫米,占年降水量的1.4%,郎木寺为15.4毫米,占年降水量的2%;春季(3-5月)降水量碌曲为133.2毫米,占年降水量的的21%,郎木寺167.8毫米,占年降水量的21.5%;夏季(6-8月),降水碌曲为330.1毫米,占年降水量的52.1%,郎木寺391.8毫米,占年降水量的50.1%;秋季(9-11月),降水量碌曲161.4毫米,占降水的25.5%,郎木寺207毫米,占年降水的26.5%。降水日数。县内北部全年平均降水日数为94.5天,南部郎木寺历年平均152.2天,连续降水日数最长17天,降水量58.8毫米,出现在1977年6月12日至28日;南部郎木寺最长为13天,降水量18&4毫米,日期为1967年8月26日至9月12日。历年各月日最大降水量北部碌曲59.0毫米,出在1976年8月,南部郎木寺73.2毫米,出现在1978年9月6日。降水保证率:北部常年平均降水量633.6毫米,80%的年份在570毫米以上,50%的年份在630毫米以上;南部年平均降水量为781.7毫米,80%的年份降水量650毫米以上,50%的年份在760毫米以上。生长季降水量:北部平均593.1毫米,占年平均降水量的93.6%,80%保证率为532毫米。南部平均709.4毫米,占年平均降水量的90.7%,80%保证率为572毫米。降雪与积雪:北部碌曲降雪平均开始日期9月11日,最早年份7月7日,最晩为10月5日,平均终止日期6月6日,最早年份5月6日,最晚结束在6月17日,平均降雪期269天,年平均降雪日数为50天,从月份比较以3月份最多,平均日数12.8天,历年平均积雪日期50天,最大积雪深度13厘米,出现在1974年11月30日。
表2-11碌曲县历年各月平均降水量表单位:毫米
五、蒸发与相对湿度
年平均蒸发量1205.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64%。表2-12历年各月平均相对湿度表单位:%
第三节物候
一、农作物物候
生长于境内的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青稞、油籽。春小麦,农历2月下旬播种,4月初出苗,5月拔节抽穗,6月开花灌浆,7月下旬至8月成熟收获。青稞,农历2月下旬播种,3月中旬出苗,5月拔节抽穗,6月开花灌浆,7月成熟收获。油籽,农历4月初播种,4月中旬出苗,5月拔节开花,7月成熟收获。
二、牧草物候
表2-13碌曲各地牧草返青与枯黄期表
单位:日/月
表2-14几种牧草物候观察表单位:日/月表2—15碌曲各乡抓膘、保膘、掉膘时期表
表2-16碌曲县各地夏秋,冬季草场时期表单位(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