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067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地质
分类号: K928.3
页数: 2
页码: 64-65
摘要: 碌曲县的地层构造为秦岭古生代褶皱地带的一部分。北半部洮河沿岸属中生代三迭纪地层,岩石以灰绿色砂岩和页岩为主;南半部即尕海高原以南,属秦岭的南支一南秦岭加里东海西褶皱带,主要由浅变质或未变质的地层组成;在褶皱带主轴两侧凹陷带沉积了中生代地层,因此,主要岩石有千枚岩、板岩、页岩、砂岩、灰岩、砾岩及侏罗纪岩煤。
关键词: 碌曲县 地质

内容

碌曲县的地层构造为秦岭古生代褶皱地带的一部分。北半部洮河沿岸属中生代三迭纪地层,岩石以灰绿色砂岩和页岩为主;南半部即尕海高原以南,属秦岭的南支一南秦岭加里东海西褶皱带,主要由浅变质或未变质的地层组成;在褶皱带主轴两侧凹陷带沉积了中生代地层,因此,主要岩石有千枚岩、板岩、页岩、砂岩、灰岩、砾岩及侏罗纪岩煤。此外在相对形成的向斜构造谷地,充填了新生代第三纪红层和第四纪黄土及近代松散沉积物。兹按水文地质特征略述:一、志留系(S)至下泥盆统(D1),这类地层以极岩和沙岩为主,夹硅质岩,硅质灰岩,下泥盆统则有较多的碳酸盐岩,上部为深灰色厚层,中层白云岩,白云质灰夹板岩,下部多泥灰岩夹杂色板岩。二、中泥盆统(D2)至下三迭统(T1)。该层主要为一套灰色厚层块状灰岩、上部夹砂岩、页岩等,顶部部下三迭统(TJ在尕海一则岔以北则为薄层灰岩与砂岩互层。三、侏罗系(TJ、白垩系。主要分布在西倾山、尕海一郎木寺一带,侏罗系为中下统(T 一2),主要为大山岩夹碎岩,含煤,白垩系为下统(K1)为一套紫红色胶结板层的砾岩、砂砾岩,以上岩层均产生了构造变动。四、新第三系(N)。为上新统 (N),岩性主要为砂岩、砂质泥岩、含少量砾岩,多为红、桔红色。这类地层亦有构造变动, 但不剧烈,集中分布在北东展布盆地中。五、第四系(Q),这类地层中两类较有意义:一类是盆地堆积物,一类是沟河谷堆积物,按其成因可分为洪积物和冲积物,以及两者混合类型。地面所见为上更新统(Qs)和全新(QQ两个时代。尕海为中、下更新(Qi_2)堆积物。洪积物主要分布在尕海盆地附近,由贡巴至李恰如牧场,北至秀哇(高茂一带),其次为晒银滩一带,再次是一些小盆地,不大的沟口和沟谷内的堆积物,岩性均为砾卵石或漂石、块石之类,以粗颗粒为主,粗细混杂,一般盆地堆积物磨园较好,有些是母岩即被磨园者,沟谷洪积物磨园较差,仅尕海盆地见有较老的(Qs)洪积物,为一套淡黄色、灰绿相间的亚粘土夹卵石,被近代的(Q)洪积物所复盖,厚度不等,在尕海百米以上,它们基本水平产状, 或有学沉积原始倾斜。尕海盆地靠中心部分有一层数百米厚的未腐泥炭层,沟谷堆积物主要分布在洮河及其较大的支流中,形成漫滩或低阶地。
  二、构造
  碌曲县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差异很大,其大地构造部位处于秦岭西端及康藏“歹”字型构造体系头部一支一西倾山东端。绝大部分为洮河复向斜二级构造单元内,仅西南部两大构造单元衔接部位,由于相互干扰产生了一些小盆地,如尕海盆地等,大的构造线基本为东西向,至西南部转成北西西或北西向,构造骨干为亚尔玛一夏卜加琼钦背斜和西倾山褶皱束(碌曲占其北翼),其轴部伴有密集的断裂,县内北半部均属背斜北翼。构造盆地次级形态,其中一类是尕海盆地和郎木寺盆地,属于山间陷和断面;另一类则是次级压扭性断裂形成的条状小盆地,却被河流所追踪,如来克河,它们的特点是呈东北一西南方向展布。在二级构造形态中,还发育次一级的褶皱和断裂,因此,前述背斜属复式背斜。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碌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碌曲县志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记述碌曲县的自然和社会历史现状,力求思想性、资料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本志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不谋划一,下限至于1995年底,个别卷章人物及图片资料延至定稿。本志以卷、章、节、目设篇布局,分类设卷,卷下设章节,节下设目,记述史实,并以图表作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称"解放前",其后称“解放后”。1955年6月碌曲县人民委员会成立前称“建政前'',其后称“建政后解放前用历史纪年,并加注公元纪年,解放后用公元纪年。数字表述,除成语、顺序号及习惯语用汉字外,凡表示数量的通用阿拉伯数字。志中数字根据以县统计局资料为主,不足之处使用部门数字。人物志坚持“生不立传”原则,以本籍为主,记及对本县有重大贡献的外籍人士。对已故名人、流落红军、革命烈士和在各条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以传略记述。对历次全国各类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正县级以上领导职务和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公职人员,州政协常委以上职务的民族宗教界人士,受到省部级以上单位表彰的先进人物,予以筒介。对受到地厅级部门表彰的各类先进人物、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列表介绍。本志资料大部分来自档案馆案卷和本县各部门档案、文献、报纸,部分资料由调查采访取得。入志资料一般不注明出处。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