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药材购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卓尼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057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药材购销
分类号: R282.4
页数: 2
页码: 635—636
摘要: 卓尼县医药公司除在县上设有医药门市部外,在基层还设有纳浪、麻路、柏林、新堡、卡车、洮砚等中药材收购点和中西医药零售点。
关键词: 药材购销 卓尼县

内容

1951年,药材收购以秦艽、羌活、党参、大黄、柴胡、防风、蒿本、鹿茸、麝香、熊胆、虫草等为主,由土产公司或药商收购,然后转运兰州、西安、广州等地销售。
  1962年县人委下达药材收购任务
  1989年县药材公司主要药材年产量
  1983~1989年县医药公司中药材购销情况单位,元
  卓尼县医药公司除在县上设有医药门市部外,在基层还设有纳浪、麻路、柏林、新堡、卡车、洮砚等中药材收购点和中西医药零售点。
  1986~1989年全县医药门市部零售额:
  1986年:70593元1987年:64877元
  1988年:88031元1989年:111757元第三节药品购销
  卓尼县医药公司成立后,从兰州、天水等医药公司购进部分中西药品,其种类有:内服丸药、片剂、丹类、粉剂、针剂、糖浆、胶囊类和外用膏药及各类医疗器械。
  卓尼县医药公司1970〜1985年药品经销情况表单位:元
  卓尼县医药公司1987〜1989年药品经销情况表单位:元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卓尼县志》

《卓尼县志》是卓尼县地方史志编委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民族宗教政策为依据,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编纂的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亦是卓尼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地方志书。其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1990年底,个别分志因资料占有实际情况而略有参差。本志综合志、记、传、图、表、录为一体,以志为主,附以图表传记。记事用语体文记述。力求资料翔实准确,详今略古,立足当代。本志以现代社会分工和地方特点为依据谋卷析章,由专志、章、节三层构成,部分节下设目。横排竖写,一贯到底。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纵摄全书,志中设专志31卷分门别类,志尾设附录辑杂拾萃。古代纪年、地名、职官等称谓,均依当时历史习惯。历代年号后注明公元纪年;当代事件均用现行公元纪年、职称及标准地名。人物传遵循“生不立传”的原则,主要收录卓尼籍有重大影响的已故知名人士,对在本地具有重要业绩的外籍已故知名人士一并立传,以卒年为序排列。革命烈士英名录中收录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斗争中为卓尼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人物表中收录卓尼籍 在外地工作的副县级以上军政人物和外籍高级专业技术人物及部分英雄模范 人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