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藏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卓尼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055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藏药
分类号: R291.408
页数: 2
页码: 612—613
摘要: 藏药主要有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和水火制品等种类,经精心配制而成。
关键词: 藏药 卓尼县

内容

一、藏药的种类与剂型
  藏药主要有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和水火制品等种类,经精心配制而成。据帝玛尔•旦增彭措所著的《晶珠本草》载,藏药共分13类2294种。临床常用的藏药有四、五百种,其中大部分是青藏高原的特产,按其药用部分和形状分为珍宝、石类、土类、木本、芳香草木、全草、动物、金属8类。按其功用又分为广谱清热、清赤巴、治血分病和血分骨髓传染病、肺病、龙病、兼热病症、热性培根病、培根性龙病、龙病、黄水病及杀虫灭菌、止泻、利水、解毒、催吐、泻下、引经等18类。
  藏成药有汤剂、散剂、丸剂、膏剂、油剂等5类10种传统剂型。
  二、藏药的采集、加工及炮制
  县境内能采集到的藏药草药约50〜60种,矿石类药物7~8种,加上其他类,共计约120种左右,其余药物从甘南州藏医药研究所及外地购入。
  藏药的采集及收藏都有严格的要求,如根茎叶宜在秋天汁干时节采集;叶枝花类宜在夏季花干之时采集;果实枝类宜在秋季果实成熟季节采集;泻药宜在叶子凋落,药性和聚在根部时采集;催吐药宜在发芽时节采集等。寒性药物应阴干或风干;热性药物要晒干或烘干,且不能被风吹、雨淋、日光曝晒、热火烘烤、烟熏等,分别保存,不能让其它气味串染。
  藏药的加工炮制与中成药的炮制法相似,有水制法、火制法及水化制法3种。火制法灰炭类药物有金、银、铜、铁等23种;水制膏汁类药物有五灵脂浸膏、黄柏膏等33种。藏药的焖煅法、流浸膏制法、蜂蜜干膏制法等比较独特,炮制用的辅料也很有特色,如多用牛奶、酸奶汁、酥油、自制土酒等。各种常用的传统剂型及药物加工在当地能够炮制应用,有洁白丸、九味石灰华散、八味沉香散等。
  1982年卓尼县藏医门诊(点)自采药物统计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卓尼县志》

《卓尼县志》是卓尼县地方史志编委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民族宗教政策为依据,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编纂的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亦是卓尼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地方志书。其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1990年底,个别分志因资料占有实际情况而略有参差。本志综合志、记、传、图、表、录为一体,以志为主,附以图表传记。记事用语体文记述。力求资料翔实准确,详今略古,立足当代。本志以现代社会分工和地方特点为依据谋卷析章,由专志、章、节三层构成,部分节下设目。横排竖写,一贯到底。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纵摄全书,志中设专志31卷分门别类,志尾设附录辑杂拾萃。古代纪年、地名、职官等称谓,均依当时历史习惯。历代年号后注明公元纪年;当代事件均用现行公元纪年、职称及标准地名。人物传遵循“生不立传”的原则,主要收录卓尼籍有重大影响的已故知名人士,对在本地具有重要业绩的外籍已故知名人士一并立传,以卒年为序排列。革命烈士英名录中收录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斗争中为卓尼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人物表中收录卓尼籍 在外地工作的副县级以上军政人物和外籍高级专业技术人物及部分英雄模范 人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