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勤工俭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卓尼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051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勤工俭学
分类号: G522.5
页数: 2
页码: 561—562
摘要: 勤工俭学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具体方式,也可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
关键词: 教育志 学校建设 勤工俭学

内容

勤工俭学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具体方式,也可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
  —、校办农场
  1958年全县中小学勤工俭学活动开始后,自种自收各种农田580亩,产值20804元,其中试验田16亩,产值583元。大跃进运动中,卓尼初级师范致力于开垦荒地的活动,在卡什山、大操场(原为草滩)以及操场南边一带的马莲滩中,共开荒地200多亩。其中10亩土地归校办农场,种小麦2亩,洋芋8亩。是年仅洋芋收入80000多斤,折合人民币3200元。1959年又扩建农场35亩,种小麦10亩,洋芋15亩,蔬菜10亩(设立洋芋、小麦卫星田各1亩)。截止1990年底,全县各类学校有学农基地10.5亩,其中卓尼二中2亩,阿子滩八年制学校1亩,藏族小学2亩,柳林镇学区3亩,申藏学区1.5亩,大族学区1亩。年收入达2500余元。
  二、校办工厂
  1958年卓尼初级师范办起了动物养殖场(养有兔子6只、鸽子8只、猪12口、鸡17只)、文具制作(教具、粉笔、信封纸)、绿肥、油漆、雕刻、竹器编织、木器制作、石灰、泥工和副食加工等15个小型场、厂,曾制出各种图表、器械150种,模型20种,以太阳灶、水车、脚踏鼓风机和风箱等。
  1959年又新建化工厂一座,周产化肥3000斤,兼制粉笔、墨水和墨汁等教学用品,并筹建造纸厂一座。
  1987年3月卓尼县一中建成建材厂,以学校西南的两幢旧教室和小体育场作为基地开展生产,主要产品有水泥预制六边形铺地砖和空心砖。三年来,除还清原本外,获纯利润11000元,其中1988年收入4000元,1989年收入7000元,基本上奠定了校办厂的资金基础。1990年有工作人员5人,年收入16500元,学生人均收入24元。
  三、经济实体
  1988年柳林小学用贷款和吸收个体户资金的方式,在临街面破旧的围墙地址上修起商业店铺45间,为本校的勤工俭学闯出了一条新路。仅1990年收入20376.10元(包括收购废旧瓶2次),学生人均收入36.91元。
  1990年,完冒学区开展门市部勤工俭学年收入600元,学生人均收入3.50元。
  四、其它
  自1958年开始,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拾烧柴、采集药材、割毛竹、收购啤酒瓶、挖蕨麻等勤工俭学活动。
  截止1990年,卓尼藏族中学拾烧柴收入834元,人均收入3元;卓尼二中拾烧柴、种蔬菜收入550元,人均收入4.50元;洮砚八年制拾烧柴、采集药材收入1360元,人均收入4.50元;新堡八年制拾烧柴、割毛竹收入1400元,人均收入4.50元;卡车八年制采集收入913元,人均收入4.50元;恰盖八年制拾烧柴等收入495元,人均收入4.50元;尼巴八年制拾烧柴收入1332元,人均收入4.50元;桥南小学收购啤酒瓶等收入530元,人均收入4.50元;柏林学区拾烧柴、挖蕨麻等收入550元,人均收入4.50元;刀告中心小学拾烧柴收入463.50元,人均收入4.50元;杓哇小学拾烧柴收入320元,人均收入3.10元;多坝中心小学拾烧柴、挖药材收入524元,人均收入4.50元;麻路中心小学收集啤酒瓶等收入663元,人均收入4.50元;康多中心小学拾烧柴、挖药材等收入682元,人均收入5.80元;进修学校缝纫、木工班,年收入2526元,人均收入78元。
  仅1990年,全县各类学校的勤工俭学总收入达54963元,学生人均收入11元,这笔收入分别用于改善教学条件、扩大再生产及师生福利。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卓尼县志》

《卓尼县志》是卓尼县地方史志编委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民族宗教政策为依据,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编纂的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亦是卓尼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地方志书。其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1990年底,个别分志因资料占有实际情况而略有参差。本志综合志、记、传、图、表、录为一体,以志为主,附以图表传记。记事用语体文记述。力求资料翔实准确,详今略古,立足当代。本志以现代社会分工和地方特点为依据谋卷析章,由专志、章、节三层构成,部分节下设目。横排竖写,一贯到底。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纵摄全书,志中设专志31卷分门别类,志尾设附录辑杂拾萃。古代纪年、地名、职官等称谓,均依当时历史习惯。历代年号后注明公元纪年;当代事件均用现行公元纪年、职称及标准地名。人物传遵循“生不立传”的原则,主要收录卓尼籍有重大影响的已故知名人士,对在本地具有重要业绩的外籍已故知名人士一并立传,以卒年为序排列。革命烈士英名录中收录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斗争中为卓尼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人物表中收录卓尼籍 在外地工作的副县级以上军政人物和外籍高级专业技术人物及部分英雄模范 人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