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特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卓尼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047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特性
分类号: TS933.2
页数: 2
页码: 515—516
摘要: 洮砚石料的特性是:其一,结构细密。其二,滋润滑腻。其三,硬度适中。
关键词: 洮砚志 石质 特性

内容

洮砚石料的特性是:
  其一,结构细密。洮砚石料具有所有沉积岩中粘土岩类的基本结构,颗粒极细,粒径在0.01毫米以下,密度3.04克/厘米,左右,结构以紧密见长。且石料中兼含多种金属离子,不仅发墨快,而且墨汁细而有光泽。具有滑不拒墨,涩不滞笔的优点。
  其二,滋润滑腻。洮砚石料矿带濒临洮水,由温润之气精养,矿体中水份充足,石料抛光后手感滑腻,呵之即出水珠。由于它的石质结构紧密,水份不易散发,构成它既不渗水,又贮墨日久不干的特性,故以虽酷暑而倾墨不干之盛誉称雄于砚林。
  其三,硬度适中。洮砚石料的硬度为摩氏三度。作为砚材,恰到好处:既能抵御外来摩擦力而经久耐用,又软硬适中而便于雕琢。加上它板页岩结构劈理发育,石性温和,质硬而不脆,更为理想的砚材。
  其四,色泽典雅。洮砚石料呈翠绿色和赤紫、暗红三种颜色,且以绿色为主。它的绿色,不论从色相、色度、纯度、色性任何方面,均居诸砚之首。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卓尼县志》

《卓尼县志》是卓尼县地方史志编委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民族宗教政策为依据,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编纂的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亦是卓尼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地方志书。其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1990年底,个别分志因资料占有实际情况而略有参差。本志综合志、记、传、图、表、录为一体,以志为主,附以图表传记。记事用语体文记述。力求资料翔实准确,详今略古,立足当代。本志以现代社会分工和地方特点为依据谋卷析章,由专志、章、节三层构成,部分节下设目。横排竖写,一贯到底。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纵摄全书,志中设专志31卷分门别类,志尾设附录辑杂拾萃。古代纪年、地名、职官等称谓,均依当时历史习惯。历代年号后注明公元纪年;当代事件均用现行公元纪年、职称及标准地名。人物传遵循“生不立传”的原则,主要收录卓尼籍有重大影响的已故知名人士,对在本地具有重要业绩的外籍已故知名人士一并立传,以卒年为序排列。革命烈士英名录中收录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斗争中为卓尼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人物表中收录卓尼籍 在外地工作的副县级以上军政人物和外籍高级专业技术人物及部分英雄模范 人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