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冶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卓尼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030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冶炼
分类号: F407.1
页数: 2
页码: 352-353
摘要: 根据县经济计划委员会“关于开采冶炼锑矿、铅锌矿的可行性论证报告”数据表明,年生产矿石可达2000一2500吨以上,年产值可达150万元,可实现利税30万元,实现纯利润40多万元,现有的矿产资源可供本县开采一千年左右。境内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卓尼发展经济的一大优势,开发利用潜力大,价值高,发展冶金工业前景广阔。
关键词: 卓尼县 矿产资源

内容

县境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及西倾山边缘,地理构造复杂。据有关地理地质资料分析,境内为古生代到三迭系的地质构造,岩浆岩活动频繁,形成矿物质的地质特征突出显明。千百年来,由于历史和社会等综合因素,没有能力发现和探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社会制度、政治体制等发生了划时代的重大变革,加速了社会发展进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得到跨越性的发展。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县境的进步和发展创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国家地质矿产部门提供的勘探资料分析,境内下拉地、申藏等地蕴藏着大量的锌、铅、铜、铁等多种矿种。
  1980年以来县委、县人民政府组织力量,对全县矿产资源进行有计划的普查和勘探。根据普査勘探资料分析,县境天然矿产资源丰富,分布广,储藏量大,品位高。主要有非金属和有色金属两大类。其中有色金属矿有铁、铜、铅、锌、汞、锑、金、银、镓等9种,尤以铁为最,储量在197.48吨左右。另外,有铅锌储量12.718吨,汞储量0.28万吨,银镓储量173.3万吨,非金属有大理石、砷等7个属种。
  根据县经济计划委员会“关于开采冶炼锑矿、铅锌矿的可行性论证报告”数据表明,年生产矿石可达2000一2500吨以上,年产值可达150万元,可实现利税30万元,实现纯利润40多万元,现有的矿产资源可供本县开采一千年左右。境内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卓尼发展经济的一大优势,开发利用潜力大,价值高,发展冶金工业前景广阔。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卓尼县志》

《卓尼县志》是卓尼县地方史志编委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民族宗教政策为依据,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编纂的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亦是卓尼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地方志书。其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1990年底,个别分志因资料占有实际情况而略有参差。本志综合志、记、传、图、表、录为一体,以志为主,附以图表传记。记事用语体文记述。力求资料翔实准确,详今略古,立足当代。本志以现代社会分工和地方特点为依据谋卷析章,由专志、章、节三层构成,部分节下设目。横排竖写,一贯到底。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纵摄全书,志中设专志31卷分门别类,志尾设附录辑杂拾萃。古代纪年、地名、职官等称谓,均依当时历史习惯。历代年号后注明公元纪年;当代事件均用现行公元纪年、职称及标准地名。人物传遵循“生不立传”的原则,主要收录卓尼籍有重大影响的已故知名人士,对在本地具有重要业绩的外籍已故知名人士一并立传,以卒年为序排列。革命烈士英名录中收录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斗争中为卓尼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人物表中收录卓尼籍 在外地工作的副县级以上军政人物和外籍高级专业技术人物及部分英雄模范 人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