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专业技术人员和科研成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卓尼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021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专业技术人员和科研成果
分类号: S817
页数: 2
页码: 275-276
摘要: 卓尼县内畜牧业专业技术人员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壮大的发展道路。县牧机局所属农机公司、监理站等,自行设计、安装试调各种设备,培训了一批技术人员,为推广使用和维修大量牧业机具创造了良好的技术环境。论证、研究制定了县畜牧业机械综合发展目标和规划,为建设畜牧业正确立项提供了可行性依据。在试验、推广播草、收割牧草等机械中获得成功。
关键词: 牧业机具 专业技术人员 科研成果

内容

县内畜牧业专业技术人员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壮大的发展道路。
  1954年,全县共有畜牧业专业技术干部6人,技术工人6人。1960年增到30人。此外,甘肃农大、西北民族学院等大专院校先后分配给卓尼的专业人才逐年递增,1970年,专业技术人员增加到40人,截止1989年年底,全县畜牧兽医、草原专业技术人员共有90人,其中:本科3人,大专6人,中专74人,其它7人。
  1987年,评聘专业技术职务中,获得畜牧兽医师任职资格的11人,助理畜牧兽医师任职资格的26人,同时对上述技术人员,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分别进行了相应的聘任,任期三年。
  1976一1990年县牧机局共培训牧业机械技术人员892人次,其中:牧业机械管理人员50人,牧业种草等机械修理人员50人,牧机作业人员792人。
  卓尼基础差、底子薄,综合发展力不强,在落后和贫困中求发展,科研成果微乎其微。
  1979年以来,县农机厂自行研制生产七寸步犁、BH一6行播种机,曾销往外地,深受欢迎。并自制卷板机、振动剪板机等,可节省价值2万多元能源消耗,在生产、生活中发挥了 “科技解放生产力”的重大作用。县牧机局所属农机公司、监理站等,自行设计、安装试调各种设备,培训了一批技术人员,为推广使用和维修大量牧业机具创造了良好的技术环境。论证、研究制定了县畜牧业机械综合发展目标和规划,为建设畜牧业正确立项提供了可行性依据。在试验、推广播草、收割牧草等机械中获得成功。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卓尼县志》

《卓尼县志》是卓尼县地方史志编委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民族宗教政策为依据,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编纂的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亦是卓尼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地方志书。其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1990年底,个别分志因资料占有实际情况而略有参差。本志综合志、记、传、图、表、录为一体,以志为主,附以图表传记。记事用语体文记述。力求资料翔实准确,详今略古,立足当代。本志以现代社会分工和地方特点为依据谋卷析章,由专志、章、节三层构成,部分节下设目。横排竖写,一贯到底。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纵摄全书,志中设专志31卷分门别类,志尾设附录辑杂拾萃。古代纪年、地名、职官等称谓,均依当时历史习惯。历代年号后注明公元纪年;当代事件均用现行公元纪年、职称及标准地名。人物传遵循“生不立传”的原则,主要收录卓尼籍有重大影响的已故知名人士,对在本地具有重要业绩的外籍已故知名人士一并立传,以卒年为序排列。革命烈士英名录中收录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斗争中为卓尼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人物表中收录卓尼籍 在外地工作的副县级以上军政人物和外籍高级专业技术人物及部分英雄模范 人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