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历代人口总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卓尼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011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历代人口总量
分类号: C924.254.2
页数: 2
页码: 179-180
摘要: 卓尼县境因历代建置变更而使辖区时常变动,人口总量也时增时减。 清代,当地为杨土司辖地,辖区涉及今卓尼、迭部二县全部及舟曲、临潭县部分。到第十九任土司杨积庆时期共管辖48旗,16掌尕,520族,13750户,62750余人。
关键词: 卓尼县 人口总量 人口调查

内容

县境因历代建置变更而使辖区时常变动,人口总量也时增时减。
  清代,当地为杨土司辖地,辖区涉及今卓尼、迭部二县全部及舟曲、临潭县部分。到第十九任土司杨积庆时期共管辖48旗,16掌尕,520族,13750户,62750余人。
  在民国29年(1940年)卓尼设治局时,有10618户,36390人,其中男17668人,女18728人,每户平均3.43人。
  民国36年(1947年),卓尼设治局共辖10个乡(镇),86保928甲,11701户,54708人,其中男29690人,女24518人。到1949年总人口达42633人,其中农业人口36211人,非农业人口6422人。
  1950年,卓尼设县级自治区,全区共有人口9444户,75557人,其中男34530人,女41027人。1954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将会川县的新堡区4个乡划归卓尼县,共带进人口3410人。1958年撤销卓尼县,将原卓尼县的插岗、铁坝、上迭、下迭地区划归龙迭县,其余地区划归临潭县。1962年恢复卓尼县,仅以合并于临潭县的原辖区为卓尼县的行政区域,人口因此减少。1962年统计有11338户,48156人,其中男21646人,女26510人。1970年有12908户,61153人,其中男29797人,女31356人,较1962年增长27%。1980年有14090户,77470人,其中男38778人,女38692人,较1970年增长26.68%。1990年有16128户,88149人,其中男45118人,女43031人,较1980增长13.78%
  卓尼县1950-1990年总户数、总人口数详见下表:1958-1960年总户数总人口数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卓尼县志》

《卓尼县志》是卓尼县地方史志编委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民族宗教政策为依据,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编纂的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亦是卓尼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地方志书。其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1990年底,个别分志因资料占有实际情况而略有参差。本志综合志、记、传、图、表、录为一体,以志为主,附以图表传记。记事用语体文记述。力求资料翔实准确,详今略古,立足当代。本志以现代社会分工和地方特点为依据谋卷析章,由专志、章、节三层构成,部分节下设目。横排竖写,一贯到底。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纵摄全书,志中设专志31卷分门别类,志尾设附录辑杂拾萃。古代纪年、地名、职官等称谓,均依当时历史习惯。历代年号后注明公元纪年;当代事件均用现行公元纪年、职称及标准地名。人物传遵循“生不立传”的原则,主要收录卓尼籍有重大影响的已故知名人士,对在本地具有重要业绩的外籍已故知名人士一并立传,以卒年为序排列。革命烈士英名录中收录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斗争中为卓尼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人物表中收录卓尼籍 在外地工作的副县级以上军政人物和外籍高级专业技术人物及部分英雄模范 人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