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下党组织在卓尼的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卓尼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3000006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地下党组织在卓尼的活动
分类号: D26
页数: 1
页码: 127
摘要: 1941年5月,夏河的西绕和吴振纲等人在拉卜楞建立了党的秘密活动小组。先后在拉卜楞、青海河南蒙旗、卓尼、临潭、岷县等地从事党的地下活动,组织了有150余人参加的“拉卜楞青年同学会"、“藏文研究会”和“合作社”;又在卓尼等地建立了“藏民研究会”、“青年同学会”等分支机构,开展抗日救国和推翻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关键词: 卓尼县 地下党组织

内容

1941年5月,夏河的西绕和吴振纲等人在拉卜楞建立了党的秘密活动小组。先后在拉卜楞、青海河南蒙旗、卓尼、临潭、岷县等地从事党的地下活动,组织了有150余人参加的“拉卜楞青年同学会"、“藏文研究会”和“合作社”;又在卓尼等地建立了“藏民研究会”、“青年同学会”等分支机构,开展抗日救国和推翻国民党统治的斗争。并于1942年4月10日,与共产党中央发电取得了联系。
  卓尼的早期地下党员有4人,他们是:肋巴佛(金巴加木措)、赵民正、杜合合、杜茂青。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肋巴佛。肋巴佛是和政县松鸣岩寺(禅定寺属寺)第十八世怀来仓活佛,从9岁坐床后,就在县境内康多寺学习经文。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临潭冶力关,宣传抗日救国,号召穷人要组织起来,反抗国民党的黑暗统治的启发下,认识到穷人只有拧成一股绳,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从此重武轻经,学习带兵打仗,学习革命理论,武装思想,决心投身于革命事业。曾与王仲甲、马福善等人频繁往来,商讨抗暴政、举义旗的壮举计划。于1943年3月27日,以“抗日反蒋”为宗旨,率领三千余名藏、回、汉僧俗群众,在临潭冶力关泉滩揭竿起义,29日攻占临潭县府新城,处决了县长徐文英和国民党临潭县党部书记赵廷栋、邮电局长苟克俭。旗开得胜后,挥师武都参加了以王仲甲为首的“甘肃农民抗日自卫军”。起义失败后,肋巴佛仍回到卓尼北山地区坚持抗日救国地下斗争。1947年3月,在陇西西坡川村与中共地下党陇右负责人高健君、毛德功、万良才、牙含章、杨友柏等人会面,经高健君、牙含章二同志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卓尼县志》

《卓尼县志》是卓尼县地方史志编委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民族宗教政策为依据,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编纂的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亦是卓尼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地方志书。其上限力求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1990年底,个别分志因资料占有实际情况而略有参差。本志综合志、记、传、图、表、录为一体,以志为主,附以图表传记。记事用语体文记述。力求资料翔实准确,详今略古,立足当代。本志以现代社会分工和地方特点为依据谋卷析章,由专志、章、节三层构成,部分节下设目。横排竖写,一贯到底。志首设概述、大事记纵摄全书,志中设专志31卷分门别类,志尾设附录辑杂拾萃。古代纪年、地名、职官等称谓,均依当时历史习惯。历代年号后注明公元纪年;当代事件均用现行公元纪年、职称及标准地名。人物传遵循“生不立传”的原则,主要收录卓尼籍有重大影响的已故知名人士,对在本地具有重要业绩的外籍已故知名人士一并立传,以卒年为序排列。革命烈士英名录中收录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斗争中为卓尼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人物表中收录卓尼籍 在外地工作的副县级以上军政人物和外籍高级专业技术人物及部分英雄模范 人物。

阅读

相关人物

肋巴佛
相关人物

相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