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经济发展状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2000060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经济发展状况
分类号: F061.3
页数: 4
页码: 177-180
摘要: 本节记述了碌曲县的经济计划与管理的经济发展状况的农牧村经济、工业经济、社会事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碌曲县 经济计划 发展状况

内容

一、农牧村经济
  “九五”期间 碌曲县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州委、州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草场承包责任制,加快草原建设的决定》,全县牧区4乡完成草场围栏8.53万公顷,草原“五配套”(围栏、住房、棚圈、饮水、草业)建设成效显著,“靠天养畜”的局面初步扭转,畜牧业商品化发展步伐加快。农村电气化工程项目建设初具规模,尕海变电所工程建设已完成并投入使用,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已全面启动。
  “十五”期间 农牧业基础地位在结构调整中得到强化,农牧村经济全面发展。畜牧业大力开展以草场围栏为主的五配套建设,牧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全县草场围栏面积达到22.89万公顷,牧民建房36165万平方米,建设牲畜标准化暖棚374处26180平方米,引进良种畜9140头(只、匹)。“十五”末全县各类牲畜年末存栏41.13万头。各类牲畜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到27.39%、29.56%、27.9%。种植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中藏药材、青稞、优质牧草等特色作物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5年完成乡镇企业增加值1080万元。
  “十一五”期间 随着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和落实,碌曲县农牧业工作继续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目标,以调整产业结构为重点,通过积极推进农牧互补、“一特四化”工作,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等,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收入有所增加。李恰如种畜场牛羊肉得到农业部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审批。畜牧业专业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技能化培训的“四化”格局初步形成。在全县范围内实施甘南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项目保护与建设项目,2008年、2009年游牧民定居工程共建设定居点2处,新建或改建房屋2070户,10651人实现定居;在农牧村修建2条水泥路,建成6条村道,改建修建桥梁10座;建成安全饮水项目8处,入户供水点502个,解决502户41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二、工业经济
  “九五”期间 碌曲县立足资源优势,狠抓水电、矿产资源开发,全县工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忠曲金矿生产初具规模,阿拉山电站开展招商引资前期工作。
  “十五”期间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依托资源优势,全面实施“工业强县”战略,通过实施“237”工业发展计划,以黄金为主的矿产资源和水电资源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2005年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3559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1%,平均每年增长50.37%,工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36.79%,拉动经济增长25个百分点。忠曲金矿、拉尔玛金矿通过招商引资实现规模开发,成为全县新的经济增长点;阿拉山电站首台机组开始并网发电,食品公司、干酪素公司通过企改恢复生产,工业生产能力有很大发展。
  “十一五”期间 继续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大对忠曲金矿、拉尔玛金矿、首曲公司、电力公司、阿拉山电站等企业的组织协调力度,加强企业安全生产与节能减排工作,确保这些重点企业的正常运营。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大庄水电站年内发电,尕海煤矿实现生产。工业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三、社会事业
  “九五”期间 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城关小学教学楼和校舍的改扩建等16项工程(建筑面积达10604平方米),极大改善了全县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极大提高。5年内共向大专院校输送各类人才327人。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84.97%和64.2%。卫生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儿童计划免疫率达到国家标准,人口出生率为20.33‰,计划生育率达到99.28‰,全县人口为2972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3‰以内。
  “十五”期间 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进步,5年共完成社会事业项目38个。完成藏族小学和22所乡村小学校舍改扩建任务,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2%。建成县医院住院部、传染病区、县疾控中心和部分乡镇卫生院等卫生基础设施项目,新增业务用房面积5644.32平方米,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广播电视等文化事业较快发展,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85.17%,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2.11%;群众性体育活动在普及中发展,全民健身活动逐年深入。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4.9‰以内。公、检、法、司和基层政权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十一五”期间 社会事业飞速发展。大力推进“两基攻坚”(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继续在全县范围内实施12年全免费教育,加快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撤并了部分村级学校,进一步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校园“四项”工程,灾后重建及二期寄校项目已基本完成。医疗卫生以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为重点,实施农牧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到99%以上。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完成了7乡镇标准化卫生院建设,建成13个村级卫生室。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87%和97.5%;加大对城镇困难家庭救助,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得到全面解决,安置率达到100%。全力解决大中专院校毕业学生就业问题,提倡多渠道就业。
  四、固定资产投资
  “九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得到迅速增长,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8711.5万元,是“八五”期间的3.6倍,年均递增46%。一批重点项目的相继建成,使交通、通讯、能源基础设施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十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呈现加速发展态势,5年累计完成投资10.95亿元,是“九五”期间的12.57倍。一批交通、能源、邮电通讯、城市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相继建成,瓶颈制约有所缓解。
  “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历史最快水平,5年累计完成投资23亿元,是“十五”末期的2.1倍,年均增长22.26%。一大批市镇基础设施、交通、水电、生态环境治理等骨干项目相继建成。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碌曲县志1996-2010》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上限1996年,下限至2010年。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自然环境·建置区划、畜牧业、农林业、工业、旅游业、商业、粮油购销、供销、招商引资、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税务、审计·统计、工商管理、城乡建设、国土管理碌曲县人民政府、群众团体、人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