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拉仁关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20000479
颗粒名称: 五、拉仁关乡
分类号: K924.2
页数: 4
页码: 66-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96-2010碌曲县拉仁关乡乡情概况和行政村简况的具体内容介绍。
关键词: 碌曲县 乡镇简介 拉仁关乡

内容

(一)乡情概况
  拉仁关乡党政机关驻地在碌(曲)则(岔)公路距县城约25千米处。乡政府原驻地在拉仁关寺院所在地,2000年6月迁至现址。拉仁关乡辖区为原拉仁关部落区域,1956年为西仓区所辖,1958年成立光明人民公社,是年末归属于红旗人民公社,1961年设拉仁关乡,辖唐科、玛日、尕秀、旧寺等4个公社,1966年尕秀公社划归尕海乡。之后更名为红卫乡,1968年恢复原名称,成立拉仁关乡革命委员会,年底恢复人民公社与生产大队体制。1984年初设立乡政府,时辖唐科、玛日、则岔3个村民委员会,6个自然村,有3个乡属机关单位(学校、兽医站、卫生院)。全乡总面积7.69万公顷,其中草场面积7.21万公顷、耕地100公顷、森林4751公顷,博(拉)碌(曲)公路从境北经过。2010年,全乡共546户2927人,常住居民为藏族和回族,藏族人口281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96%。畜牧业是基础产业,全乡畜牧业增加值达2454万元。拉仁关乡有干部职工45人。
  拉仁关乡位于县境东部,处于洮河南岸之高山峡谷区,毗邻北有西仓乡、东南双岔乡、南有尕海乡,境内平均海拔3000米,年平均气温为3.6℃,高寒阴湿、长冬短夏,是典型的高寒牧业区。
  拉仁关乡地形开阔平坦,地势较高,滩地平均海拔3000米,周围山脉一般都在3500米。山势坡度小,地表起伏不大。
  拉仁关乡为纯牧业区,牧养牦牛、绵羊,产大黄、秦艽、羌活、贝母等药材。境内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和则岔石林风景区。则岔风景区十八道湾是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有药材基地1个,种植药材3.33公顷;1个合作社苗木种植基地为1公顷,种植苗木1.5万株;有牧家乐合作社25家和1个南木特藏戏团。有青稞种植基地100公顷,年产量2.5万多千克。有各类牲畜99975头(只),其中牛36964头、羊63011只、牛羊培育基地8个。
  (二)行政村简况
  1.玛日村
  位于拉仁关乡东南部,距乡政府60余千米,距离国道213线21千米,距离县城83千米,海拔2800—3000米,属高寒阴湿地带。土地总面积1.66万公顷,其中草场总面积1.52万公顷,可利用草场面积1.33万公顷,森林面积0.15万公顷。
  全村共137户763人。其中:低保户45户171人(一类6户21人;二类12户40人;三类18户68人;四类9户42人;五保户共有12户17人),新农合、养老保险参保率均为100%。
  全村有各类牲畜21195头(匹、只),其中:牦牛9515头、藏羊11514只,马166匹,人均占有牲畜量为56头(匹、只)。村级“两委”班子齐全,有村干部5人。全村有党员46人,其中女党员7人,占党员总数的15.2%;30岁以下5人,占党员总数的10.8%;30至60岁31人,占党员总数的67.5%;60岁以上的10人,占党员总数的21.7%。村委会驻地察科河通自来水、通公路,公路沿线约45户人家通电,大部分牧场使用光伏电源。移动通讯基本实现全覆盖,部分家庭接通“村村通”,其余家庭通过太阳能光伏电源和地面卫星接收器可以收看电视,广播电视基本实现全覆盖。建有硬化篮球场地1处,村级卫生室1处3间60余平方米,寄宿制完全小学1所,有教师12人,学生50人,学校占地面积为1988平方米,校舍面积为980平方米。
  2.唐科村
  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南12千米处,是全乡人口最多,区域面积最广的一个行政村,平均海拔高达3200米,土地总面积2.84万公顷,其中草场面积2.7万公顷,可利用草场面积2.61万公顷,耕地总面积100公顷,林地面积1400公顷。2010年底,全村共有281户1363人,存栏各类牲畜28587头(只、匹),其中藏羊10439只,牦牛17996头,马152匹。无畜户77户。参加新农合人数1299人,参加养老保险人数836人;唐科村共有低保户77户、297人,其中一类12户40人;二类15户60人;三类48户190人;四类2户7人;唐科村共有残疾人17人;五保户5户7人。
  唐科村有党员67人,其中女党员17人,占唐科村党员总数的25.3%;30岁以下3人,30—60岁56人,占党员总数的89.6%;60岁以上8人,占党员总数的10.4%。村委会有自来水,其他各村民小组均无安全饮水设施,电力设施不足,唐科村沿途地区牧民均无法正常用电,拉仁关寺院、乡中心小学均在唐科村。2010年底,学校有教师18人,其中党员人数12人、30岁以下7人、30岁以上5人,有学生100人,校内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硬件设备齐全,师资配备合理。
  唐科村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其中游牧民定居工程,在村委会附近实施,涉及唐科村群众100户,每户建筑面积84平方米。
  3.则岔村
  地处碌曲县东南部,碌则公路沿线,距县城51千米,距乡政府约25千米,境内平均海拔3000米,平均气温3.6℃,是典型的高寒牧业村。该村地处则岔石林景区中心,则岔旅游景区修建有备马厅、乘马驿站、跑马场及人工栈道等设施,每年旅游观光的游客人数达15万人次,旅游服务业已成为该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全村总面积为3.19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1900公顷,草场总面积3万公顷,可利用草场面积2.62万公顷。2010年,全村共有164户、820人,有牲畜21709头(只、匹),其中,牦牛16095头,藏羊11439只,马175匹。
  则岔村有党员54人,其中女党员16人,占党员总数的29.6%;30岁以下的4人,占党员总数的7.4%;30—60岁的41人,占党员总数的76%;60岁以下的9人,占党员总数的16.6%。
  则岔村共有低保户52户176人,其中一类11户35人;二类19户62人;三类17户64人;四类5户15人;残疾人17个;五保户7户9人。
  村委会驻地及周边有2处集中自来水取水点;察可合牧场和偏远小部分牧场不通电;碌则公路直达村委会驻地。咱呢、察科河、也而高牧场无便道。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碌曲县志1996-2010》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上限1996年,下限至2010年。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自然环境·建置区划、畜牧业、农林业、工业、旅游业、商业、粮油购销、供销、招商引资、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税务、审计·统计、工商管理、城乡建设、国土管理碌曲县人民政府、群众团体、人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