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碌曲现代各民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2000039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碌曲现代各民族
分类号: K294.24
页数: 1
页码: 4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碌曲县志中的碌曲现代各民族,包含了碌曲藏族及其形成,汉族,回族和其他民族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碌曲县 民族志 碌曲现代各民族

内容

一、碌曲藏族及其形成
  唐朝以后被称作“吐蕃”的民族也就是藏族。“西藏”、“藏族”这个称呼始于清朝康熙年间。吐蕃王朝兴起后,于公元713-公元742年,击败了安多一带的吐谷浑部族,进而向东派遣兵马镇守边防,时今碌曲境内也来了一些兵马部散居于县内各地。这些人可以被认为是碌曲藏族的先祖。尔后,陆续有吐蕃将领兵士与传教者来到碌曲,他们在这块辽阔的草地上生息繁衍,子子孙孙,发展至今。碌曲藏族的形成大抵有三种情况:第一是自8世纪以后陆续从西藏、青海等地迁来的吐蕃人;第二是在吐蕃政治统治和藏传佛教影响下逐渐改变了语言习俗而成为藏族的当地土著;第三是经过联姻而成为藏族的其他民族。这后一种情况是现代藏族队伍壮大的情形之重要的方面,由于民族政策特别是民族优惠政策的出台,使得经过联姻的家庭,其后裔大多选择了依从藏族的族籍。自20世纪80年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就是有些原为汉族的人,追溯到先祖中曾有联姻,于是也将族别由汉族改为藏族。
  二、汉族
  解放以前,碌曲县境内很少有汉族。仅有的个别汉族,或者是作为工匠服务于寺院,或者是经商贸易。汉族以较多的数量进入碌曲,是1953年以后的事情。碌曲县的汉族来源主要是:第一,建立人民政权时,党和政府派来的干部、职工、各类科技知识分子;第二,于碌曲驻军服役后转业分配到地方的复转军人;第三,党和国家为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而历年分配的各类大、中专学生;第四,上述人员的亲属子女;第五,从内地招工分配到碌曲用于林业、公路等建设的各类职工及其亲属子女等。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碌曲县共有汉族2590人,主要集中在县城,另外各乡驻地、双岔林场也有部分。
  三、回族
  回族迁入碌曲县先于汉族。早在清朝时临夏等地的回族,就开始来碌曲从事民族贸易,到解放时,回族在县境内几处地方人数有了较大增长,形成了回民村的规模。碌曲县回族的来源主要有:第一,从临夏等地迁入县境内从事经商、生产的,这类人占碌曲回族的大多数;第二,被分配到党政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各类知识分子及其亲属子女等。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县共有回族1370人,分布情况为:郎木寺乡277人,其中加科村民小组215人,西仓乡278人,其中团结村民小组272人,拉仁关乡149人,全部集中在唐科村委会第4村民小组,玛艾乡村委会106人,县城关503人。
  四、其他民族
  碌曲境内除了前述的3个民族外,还有满族、土族、蒙古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和土家族等7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人数极少,都是在解放以后迁入碌曲,主要分布在县城和个别乡。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碌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碌曲县志的情况。其内容包括建置沿革志、地理自然志、经济计划志、农林志、工业志、水利电力志、交通志、邮电志、商贸流通志、粮油志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