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曲县图书馆
碌曲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碌曲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县人民政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2000024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县人民政府
分类号:
D625
页数:
5
页码:
299-303
摘要:
本文记述了碌曲县人民政府的基本情况。县人民政府自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第一个历史时期是县人民政府的建立、健全时期,时间1955年6月至1958年12月。
关键词:
碌曲县
地方政权
人民政府
内容
1955年6月碌曲县人民政府成立,时称碌曲县人民委员会,人民委员会由县长、副县长和选举产生的人民委员会委员组成,在第一届县政府中,县长和4名副县长均由县境内的部落头人担任,副县长中有1人为汉族,在7名人委委员中有藏族2人,汉族5人。1959年至1961年国家调整行政区划,将碌曲县与玛曲县合并,时称洮江县人民委员会。1962年恢复原区划,亦称碌曲县人民委员会。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在全国性造反派夺权阶段,县人民委员会丧失行政权力,陷于瘫痪状态。1968年,经甘肃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碌曲县革命委员会,革命委员会实行老中青三结合,由主任、副主任和选举产生的革命委员会委员组成。1980年成立碌曲县人民政府,人民政府领导班子由县长和副县长组成。
县人民政府自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第一个历史时期是县人民政府的建立、健全时期,时间1955年6月至1958年12月。这个时期的政府机构主要有:办公室、民政科、文卫科、财政科、畜牧科、公安局、邮电局、科学技术委员会、经济计划委员会等单位。第二个历史时期,是行政区划的调整发展时期,时间1959年1月至1966年5月。洮江县时期的政府机构主要有:办公室、民政福利部、政法公安部、农林水利部、工业交通部、文教卫生部、财粮部、畜牧部、劳动部、地质部、档案部、经济计划委员会、基本建设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单位。碌曲县恢复后的政府机构主要有:办公室、民政科、劳动科、文卫科、财政科、粮食科、农林科、手工业管理科、工商行政管理科、公安局、商业局、邮电局、经济计划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物价委员会等单位。第三个历史时期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时间1966年6月至1976年10月,这个时期分为两个阶段,1968年至1972年为前阶段,前阶段的政府机构主要有:办公室、政治部、保卫部、生产指挥部等。革命委员会是由军方、被结合的领导干部、造反派组织代表组成的“三结合”领导机构,革命委员会实行党政机构合一的“一元化”领导,其“三部一室”机构所行使的职权已经超出了单纯的政府机构职权。办公室取代了原县委、县人委办公室;政治部取代了县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以及县人委的文化、教育、卫生、人事等部门;保卫部取代了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生产指挥部取代了农林、畜牧、财政、公交、水电、邮电、商业、计划统计等工作部门。1973年以后为后阶段,后阶段“文化大革命”的高潮时期已过,县委机构相继恢复,革命委员会逐步撤销了政治部、保卫部和生产指挥部,“文化大革命”前的委、办、科、局等工作部门先后得到恢复。第四个历史时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时间1976年至今。粉碎“四人帮”以后,党和国家拨乱反正,恢复和健全“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到破坏的各级政权组织。到1995年,县政府的机构主要有:办公室、财政局、税务局、劳动人事局、审计局、农林局、档案局、物价委员会、统计局、体委、文教局、卫生局、工商行政管理局、计划生育委员会、畜牧局、水电局、工业交通局、商业局、乡镇企业管理局、粮食局、司法局、法制局、民政局、民族宗教局、公安局、农机局、经济计划委员会、城建局、广播电视局、翻译局、物资局、县志办公室、农业区划办公室、供销社、科学技术委员会、社会劳动保险局等单位。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碌曲县志的情况。其内容包括建置沿革志、地理自然志、经济计划志、农林志、工业志、水利电力志、交通志、邮电志、商贸流通志、粮油志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