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预决算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2000017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预决算管理
分类号: F812.3
页数: 2
页码: 229-2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碌曲县预决算管理的情况。包括程序批准和预算执行的结果。
关键词: 碌曲县 财政管理 预决算管理

内容

预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国家和地方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的财政收支计划,它是各级政府有计划组织收入和安排支出的核心。1950年,甘肃以小麦为计量单位,以市价折合货币计算。从1951年起改以货币为单位。1953年起开始实行中央、省、县三级预算管理。地方预算的编制是按照财政部规定的各个历史时期的预算管理体制和国家预算收支科目进行的。预算的编制原则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要求。改革开放以后,编制原则按照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要求进行。1980年—1984年,实行:“收支挂钩、定收定支、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的原则。1985年财政预算按照大力促进生产发展,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编制,预算科目经过几次变更。1985年开始确定的预算科目有,收入科目:企业收入类、国营企业所得税类、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类、各项税收类、专项收入类、其他收入类,预算调拨收入。支出科目有: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掘改造资金、简易建筑费、地质勘探费、科技三项费用、农、林、水利、气象等事业费、商业事业费、城市维护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其他事业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行政管理费、其他支出、总预备费、专项支出、预算调拨支出等。预算的执行:预算在年初确定后,下达给各主管局和基层会计单位,按规定执行。
  决算是预算执行的结果。碌曲县财政决算是按照省财政规定的决算办法编报决算。自1962年以来,甘肃省财政厅在各个时期根据当时情况,做出不同的决算具体规定。收支结算方面改革开放以后的规定主要有:1982年省财政厅规定,各地的专项拨款和预算执行中发生的上、下划转,追加追减事项,年终单独决算。凡影响地方财政收支者,应如实结算。1984年,对第二步利改税转移和其他需要单独决算的,年终如实结算,地方上交中央的折旧基金按企业应交数结算。1985年,对“粮油购加价款”,调解肉价补贴款,均由收入退库改为预算支出,不得冲退国家收入,决算编报,1950年全省各县的决算由县财政科编报省财政厅。年终收支数的编报,按规定收入按12月31日缴入基层金库和银行基层营业所数,列入当年预算收入,支出中各“款”、“项”和基本建设“目”的数额,以基层单位银行支出数列入决算,其他各“目”发生额,以基层实际支出额列入决算,流动资金、科技三项费用和差额单位补助费,按主管局委办拨款额列报。1985年,实行“分灶吃饭”,行政、事业单位的年审决算包干结余,采取预算结转办法,即地方财政仍按单位在银行支出额列入总决算,当年不列支出的也不转列预算外,如数结转下年度继续使用。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碌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碌曲县志的情况。其内容包括建置沿革志、地理自然志、经济计划志、农林志、工业志、水利电力志、交通志、邮电志、商贸流通志、粮油志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