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曲县图书馆
碌曲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碌曲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桥梁、渡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2000011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桥梁、渡口
分类号:
U44;U658
页数:
2
页码:
170-171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位于洮河、白龙江源头及其上游地带的碌曲县,有着丰富的河流资源。星罗棋布的河流,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交通上形成天然障碍,给人们的行走造成困难。世居当地的藏族人民,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河流上设渡口,架桥梁,基本上保证了道路的通达。
关键词:
碌曲县
桥梁
渡口
内容
位于洮河、白龙江源头及其上游地带的碌曲县,有着丰富的河流资源。星罗棋布的河流,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交通上形成天然障碍,给人们的行走造成困难。世居当地的藏族人民,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河流上设渡口,架桥梁,基本上保证了道路的通达。
一、桥梁
碌曲境内的土著先祖与近代藏族,在洮河白龙江上架桥置渡,有着久远的历史。正是这些境内的古代桥梁与渡口,才保证了氐羌道、吐谷浑河南道与唐蕃古道等主要历史名道的畅通。上古时期氐羌道上的原始桥梁模式,尚不清楚。碌曲境内的河流桥梁能够说清道明的,可上溯到中古时期的吐谷浑时代。据史书记载,吐谷浑民族善于作桥,他们把桥叫河历,两岸以石为基节节相次,纵横以木镇压,并以大材巨板铺面,两边施以构栏方成。在洮河上游地段架设的吐谷浑式的桥梁,绵延千年,到20世纪上叶,境内在洮河上的古桥建筑存有:西仓桥、毛日桥、二地桥、玛尕桥、博拉桥,这些桥梁均位于今县城以东的洮河水面上。今县城以西至洮河发源地,因水势不大,河床坦平,没有桥梁。西仓、毛日等处古桥均系于洮河沿岸就地取材而筑成的伸臂木梁桥,建桥首先选择地址,桥址一段选择在河谷狭窄,两岸与河床岩石坚硬的地带,桥墩用木头呈网状叠垒,木头周边接连处凿眼钉以木楔,木头网落空间再用块石填充,两头桥墩直垒至五分之四处,逐惭向河心凸出,使桥墩在顶部形成伸臂状态,然后再用木板铺设桥面。在河谷狭窄处修筑的桥,只需两头桥墩即可,西仓古桥就属于这样的伸臂木梁桥。在河谷稍宽的河石上架桥,需在水中央置一桥墩,中间桥墩的两头是呈尖状,以减少河水的冲击力,桥墩筑法与两头的一样。境内的洮河古桥,除西仓桥外,其它均系置有中间桥墩的桥梁。境内居民,除了在洮河主道上筑桥,在洮河支流上也修筑一些简易的小桥,这些小桥或者以条石、块石垒砌桥墩,再架上木梁、铺上木板;或者竖立排木以形成桥墩,再在排水顶端架木铺板,筑成小桥,以解过河之难。碌曲县地处高寒,隆冬季节,河面封冻,冰层坚厚,在碌曲洮河桥以西及以些小沟河上,自然形成冰桥。尕海沼泽地也在寒冬季节因地面封冻而随意行走。在郎木寺,因白龙江系源头地段,水流不大,用几根粗长的圆木即可搭成便桥。
二、渡口
在境内的洮河水面上,现在架桥的地方,有些曾经是渡口,碌曲境内的洮河沿岸,由于人口稀少,渡口只是设置极为简便的交通设施,算不得严格意义上的渡口。个别渡口后来改成溜索桥。溜索原为纤维绳,后来发展成铁索钢丝绳,绳的两头悬于河岸,绳索上挂1木桶或其他可供人乘之物,人坐于桶,绳系腰部,促动滑轮以使过渡。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碌曲县志的情况。其内容包括建置沿革志、地理自然志、经济计划志、农林志、工业志、水利电力志、交通志、邮电志、商贸流通志、粮油志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