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图书馆
山丹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丹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钟山寺传奇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焉支风》
唯一号:
292434020220000987
专题名称:
钟山寺传奇
文件路径:
2924/01/object/PDF/292410020220000015/001
起始页:
0146.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自古名山孕宝寺,香烟袅袅人如蚁,松柏笑迎天下客,禅师壮举感人泣。 这四句歪诗,说的是中外遨游之士慕名前往焉支山瞻仰钟山寺的趣事佳话。钟山寺因钟禅仙师而得名。那钟禅仙师又是何许人呢?听我慢慢道来。 很早以前,丝绸之路上的焉支山,草木葱茏,松柏常青,繁花似锦,艳丽迷人。焉支山北麓有个不大不小的村子,被茫茫林海锁得严严实实,被馥郁花海遮盖得密不透风,这村子就叫芳草村。芳草村里居住着上百户人家,他们上山砍柴打猎,采果酿酒,男耕女织,恬适幽静,生活美满幸福。 有一年,适逢新春佳节,乡亲们合村欢庆,载歌载舞,辞旧迎新。就在人们沉醉于节日的欢乐时,突然,村里出现了一个妖怪。那妖怪,身长三丈有余,身上花纹斑斓,两眼像火盆,嘴似簸箕大,血淋淋的红舌头有三尺来长。它裹着一股腥风闯入人群,将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摁倒在地,张开血盆大口吞进肚里去了。人们吓得顿时面如死灰,一个个呼爹唤娘,有的吓破了苦胆,有的尿湿了裤档,男女老少躲进茅草屋里不敢露面。妖怪走后,村里的长者召集大家出谋献计,宰猪杀羊,献牛献马,乞求妖怪大发慈悲。谁知越是这样,那妖怪越发逞凶,害得乡亲们田园荒芜,无以为生。长者再次召集父老乡亲商议,决定每年六月六善男信女求儿女的日子里,选一双童男童女进献妖怪。这时,只见人群中走出一位年过百半的老人,他叫魏仁善。魏仁善坚决反对这种残害儿童的做法,但自己又拿不出个高招儿,只得走回家来和儿子商量。 芳草村中有两间茅草屋,住着魏仁善和新婚不满一年的儿子、儿媳。老人武艺高强,精通医术。儿子玄武自幼受爹爹的熏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聪明盖世,武艺超群。玄武,白天上山打猎砍柴,给爹爹采集草药;夜晚,废寝忘食钻研天文地理,孜孜不倦替爹爹誊写医药著作。为人谦逊诚实,淳朴可爱,勤奋好学,机智勇敢,村子里的男女老少都非常喜欢他。 自打村里出了这个妖怪,玄武就一心研究降妖的法子。看到村里被妖怪骚扰得鸡犬不宁,看到被妖怪活活咬死的柴夫牧童,心中有说不出的忧愤和悲伤。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心里急得火烧火燎,下定决心要为乡亲们除掉这个祸害。 一天,玄武吃饱饭,喝足酒,乔装打扮了一番,把头上打了发髻的那条又粗又长的辫子搔得披头散发,脸上戴了一副可怕的面具,只露出两只呼呼喷火的大眼睛。身上穿着五光十色的艳丽衣裳,手持两把钢刀,带着一条两丈长的飞蜈蚣,守在村口,等候那个妖怪的到来。左等不见,右等不来,正当他饥肠咕咕,倦意绵绵之时,忽然天地间“沙沙”作响,细雨濛濛,花草凄凄,他急忙藏到树丛中,偷偷地向远处窥探。一看,心惊肉跳,头发顿时竖了起来。只见远处,一个蛇妖正向村口走来。蛇身鳞纹陆离,光焰万丈,两眼喷火,獠牙巨齿。玄武不寒而栗,他摸摸身旁的钢刀,抖抖手中的飞蜈蚣,定了定神,鼓足勇气,睁圆双目紧盯妖怪的动静。但见那蛇妖渐渐隐去原形,化作一美人袅袅娜娜走近了村子。蛇妖花颜月貌,黛眉朱唇,钗钏翠翘,环佩铿锵。好一个如花似玉的窈窕女,即使你是铁石心肠,也会被她引逗得骨软体酥。转眼,那绝代佳人来到玄武身边,水灵灵一双含情眼,笑微微一张勾魂脸,娇滴滴依在他身边,情切切,意绵绵,露出两根白如琼玉的胳膊,拥抱他,亲吻他……玄武不为所惑,急忙放出那条两丈长的飞蜈蚣。谁知这飞蜈蚣不但不能治服蛇妖,反而激怒了它,妖怪恼羞成怒,原形毕露,疯狂地扑了过来,说时迟那时快,玄武一跃而起,手持双刀,使出全身武艺,和蛇妖拼搏死战……霎时间,狂风大作,飞砂走石,昏惨惨黑云遮日,忽刺刺天摇地崩,花草枯萎凋零,虫鸟销声匿迹。不一会,他就眼冒金星,双臂无力,两腿发软,晕厥过去了。玄武恍恍惚惚,鬼使神差,来到一个昏暗的地方,只见有神兵天将腾云驾雾,威赫赫宣告天旨:美女蛇乃修行五千年之蛇精,道行深渊,神通广大,天将奈何它不得,况你法术浅薄,势单力寡,岂能斗过?然,此妖不除,日后殃及四海,为了顾全四海之生灵免遭荼毒,即日午时三刻,雷击蛇精,为民除害。念你智勇超群,降妖除患有功,特谕,你即刻携带家眷投奔他乡,切不可走漏风声,倘若违背天意,泄漏天机,将自招其祸,葬身于火海…… “呱,呱”,一只凶恶的老鹰站在松柏上惨叫,仿佛一个恶鬼狠命地敲击丧钟。噢,是做梦了。玄武揉揉惺忪的双眼,竭力使自己镇静。梦中的一切萦绕于脑,欲感事态不妙。偏是那只老鹰,尾巴一翘一翘冲他噪叫不止,他生气地捡起一块石子,狠狠地抛掷过去,老鹰扑噜飞走了。玄武心急如焚,迈开双脚大步流星地走进村子,不顾饥渴疲劳,挨门逐户奔走相告,全村人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了村子。然而,就在他送最后一批乡亲离开村庄的一刹那,一条巨蟒似的大蛇张着血淋淋的大口向他扑来…… “轰隆”,一声炸雷,震得人肝胆俱裂,乡亲们回头望去,美丽的芳草村变成了一片火海…… 悲切切,揪心疼!人们顺着崎岖的羊肠小径前行…… 老年丧子,青年丧夫,这是多么悲痛的事啊!魏仁善老人和身怀有孕的儿媳,嗷嗷大哭,痛不欲生,乡亲们也纷纷落泪,连三岁的娃娃也哭哑了嗓子。哭了劝,劝了哭,乡亲们总算劝住了老人和他的儿媳妇。老人带着村里的男女老少,一步一滴泪,一步一回头,凄凄惨惨离开了世世代代休养生息的芳草村,顺着崎岖蜿蜒的羊肠小径,翻山越岭,向焉支山深处行进…… 焉支山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千仞绝壁,壑险沟深。路旁晒蔫的小草儿匐匍在地,绿幽幽的松柏树搭拉着脑袋;小鸟儿在树丛中“啁啾啁啾”叫,那声音凄惨悲伤,如泣如诉。老人和乡亲们脚踏灼土,头顶烈日,走呀走,翻过叶家山,来到西石关,怪石嶙峋,各具形态,千年古藤纵横交错,坎坷道路陡滑难行。身怀有孕的儿媳艰难地爬行,爬呀爬,爬上一山,又一山,两腿酸疼,大腹沉沉,脸色煞白,香汗涔涔,爬爬磨磨。她实在走不动时,好心的乡亲就背着她走。翻过西石关,趟过寺沟河,穿过马莲沟,终于来到风景秀丽的天圣圈。山青水秀,松柏常青,鲜花盛开,群芳斗艳,蜂飞蝶舞,鸟语花香。乡亲们来到这里,结茅为庐,凿洞为穴,开荒耕地,休养生息。一天,就在老人和乡亲们谈笑风生时,却传来了隔壁的呻吟之声。片刻,一墙之隔传出了婴儿坠地的“呱呱”声,一个小生命诞生了!这声音仿佛不是来自儿媳的产房,而是发自老人的心房。一个老妈妈风风火火跑来报喜:“仁善爷,生了,生了,生了个棒棒的小子!”有了孙子,地里的活,家里的事,全落在老人身上。两年后,小孙子已经满地乱跑了,老人的心里乐开了花,为了纪念死去的儿子,老人给孙子取名“蛇英儿”。蛇英儿聪明伶俐,一口一个“爷爷”,小嘴可甜啦。天有不测风云,儿媳妇又染上了风湿,几乎不能下地干活了。仁善爷既要为儿媳扎针熬药,又要洗衣做饭,照看蛇英儿。慢慢的,“年轻媳妇守空房,半百公公里外忙”的闲言碎语就在村里传开了。村里人也开始疏远他们一家人,仁善爷下地干活,大人们远而避之;走在路上,顽童投草掷石。老人百思不得其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自己哪里得罪乡亲了。 千夫所指,不病也死,老人仿佛犯了滔天大罪。无缘无故遭猜疑,污言秽语被诽谤,比当年失去儿子还痛心哩。他抱起孙子亲了亲,望了望瘫病在炕头的儿媳妇,硬了硬心,终于决定离开无依无靠的孤儿寡母…… 离开天圣圈后,仁善爷来到了钟山出家修行,皈依佛门,取法号为“钟禅”。平日里,钟禅法师采集山上生长的几百种草药,如大黄、黄芪、沙参等,炮制成灵丹妙药,行医治病,救死扶伤。 此时,丝绸路上,河西走廊,瘟疫四起,有的村庄几乎人都死光了,田园荒芜,尸横遍野。甘州城里一位女人翻山越岭,抱着孩子来到钟山找钟禅法师治病,山高路远,坡滑难行。走呀走,不小心被石头绊个趔趄,双手一松,孩子掉进了万丈深壑,这突如其来的不祥之灾,似万把钢刀刺进了女人的心,泪珠儿淅淅沥沥,那女人嚎啕挥泪,哭得死去活来。“妈妈,妈妈”,听到孩子的叫喊声,她猛一回头,看见钟禅法师双手抱着个孩子向她走来,孩子伸着两只小手呼唤着妈妈。啊,自己的孩子,掉进深壑竟安然无恙,她双手接过孩子,千恩万谢,叩首拜竭。 这振奋人心的喜讯,闪电般传遍了甘州城,传遍了丝绸之路。钟禅法师,名驰河西三千里,誉满漫漫丝绸路,天下的瘟疫患者,不怕路遥山高,千里迢迢登门求医乞药,山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钟禅法师有求必应,来者不拒,精心治疗,去疾除恶。没多久,焉支山里疾病不生,丝绸之路瘟疫匿迹。 一天夜里,蛇英儿做了个美妙的梦,梦见爷爷背一包大果子来看他,爷爷拿出最大最大的花红果子给他吃。那果子个儿比西瓜还大,那样甜,那样水,蛇英儿舍不得吃,爷爷说:“吃吧,吃吧,吃了果子,快快长大,好好养活你妈……” 第二天,钟禅法师果然背着个大包子来看他了,包里装着三副药。法师亲自煎药,药香味冲出茅草屋,弥漫着整个村庄。蛇英儿的妈妈喝下这三副药后,大病痊愈,体健如初,都能下炕做家务活了。 蛇英儿见妈妈做好了饭,热腾腾,香喷喷,就赶快去叫爷爷吃饭。可是蛇英儿找遍了家里的前前后后,都没有找到爷爷。他就大声喊呀,在村子里四处找呀,却都没有找到爷爷…… 天圣圈的乡亲们,内疚羞愧,便结伴来到钟山,向钟禅法师负荆请罪。当乡亲们来到钟山时,钟神法师已化成了一块巨石坐像,坐像前放着凝聚了法师一生心血的结晶《药经》。为了纪念解人之危、救人之难的钟禅法师,芳草村的乡亲们在山里修建了一座寺院,并以法师的名号命名为:钟山寺。钟山寺气势宏伟,风景秀美,每年农历六月六众多香客接踵而至,许多人即景生情,赋诗纪念钟禅法师。
知识出处
《焉支风》
出版者:中国文联岀版社
本书记述了山丹县焉支风的优美风景,其中有散文、诗歌、传奇。
阅读
相关地名
钟山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