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十月初一——寒衣节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
唯一号: 292434020220000571
专题名称: 山丹县十月初一——寒衣节习俗
文件路径: 2924/01/object/PDF/2924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106.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农历十月初一,称“寒衣节”。过十月初一这一天天气朔冷,进入冬季,古时上至朝廷,下至百姓,都有在十月初一这天祭祖、送寒衣之俗。清代潘荣《帝京岁时纪胜》载:“十月朔,孟冬时祭祀宗庙,颁时宪书,乃国之典。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七月十五)仪,晚时缄出冥楮,加以五色采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这是一种特殊的祭祀活动。考究它的由来,最初为“十月朝节”。源于秦之岁首和周之腊月。秦代以农历十月为岁之首,依此说“十月朝”应是秦代新年。而周代以十月为腊月。《诗经·幽风·七月》曰:“十月涤场,朋酒思飨,曰杀羔羊,跻被公堂,称彼凹觥,万寿无疆。”这是歌颂十月朝节饮宴的诗歌。随着历法的改善,华夏民族崇祖敬祖的传统心理根深蒂固,对已故祖先的缅怀,都在这十月朝节的欢宴过程中寄托哀思,“送寒衣”由民间信仰逐渐演变为民间习俗。 山丹人民承袭了古人这一特殊的祭祀,至今依然,十分重视。民间在这一年要蒸麻腐包子,送寒衣,烧纸钱。据民间传说,送寒衣的习俗是因为孟姜女的传说而流传下来的。孟姜女丈夫万喜良被迫去修筑万里长城,天冷了,孟姜女去给丈夫送冬天的棉衣,她历尽辛苦来到西部戈壁滩长城脚下寻找丈夫,可丈夫已不在人世。有唱词曰“十月里,十月一,西北风,瑟瑟寒意起;走了一程又一程,我的喜良在哪里?”这一天正好是十月初一,悲愤交加的孟姜女将带来的寒衣焚烧在长城脚下并放声痛哭,失去亲人的万分悲痛和对亲人深切的怀念感天地泣鬼神,有一段长城顷刻间轰然倒地,埋在黄土里面丈夫尸骨露了出来,使孟姜女终见丈夫一面。孟姜女的故事感动了山丹人民,寒衣节也流传了下来,十月初一成了人们追忆亲人祭祖的节日。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

《山丹民俗》

出版者:敦煌文艺出版社

本书从饮食习惯、节日礼俗、地方方言等方面记述了山丹的民俗文化,反映了山丹地方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的特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