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图书馆
山丹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丹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山丹县七月十五中元节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
唯一号:
292434020220000568
专题名称:
山丹县七月十五中元节习俗
文件路径:
2924/01/object/PDF/2924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102.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七月十五日俗称“鬼节”。其实是道教中的“中元节”,佛教中称为“盂兰盆节”。这一日,上供、花纸、祭鬼、也敬祀先祖。老百姓旧称为鬼节,七月半。相传那一天,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放禁出来。有主的回家去;没主的就到处游荡,徘徊于任何人迹可到的地方找东西吃。所以人们纷纷在这天以诵经作法等事举行“普度”以普遍超度孤魂,恐防它们为祸人间,又或祈求鬼魂帮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因此南方地区在这一天有普度、放河灯的习俗。现代女作家萧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大概从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黑,若没有灯是看不见路的。所以放灯这件事是件善事。可见活着的正人君子们,对着那已死的冤魂怨鬼还没有忘记。 现在民间在中元节这天举办祭祀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中元节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所在,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己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 山丹民间这一天要上坟立碑、献羊祭祖。以家为单位祭祖祈福,也有以家族为单位上老坟,家家备有新鲜瓜果、酒菜、蒸十五个供样、面桃、纸钱等,献羊、立碑、祭祀祖先。上坟祭祖要行“三行三献礼”,在坟前设案献香祭拜,碑身附红,请道家吹唢呐奏乐,子孙念祭文、鞠躬跪拜,祈求先祖庇护保平安、赐福,还有保佑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
出版者:敦煌文艺出版社
本书从饮食习惯、节日礼俗、地方方言等方面记述了山丹的民俗文化,反映了山丹地方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的特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