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民俗风物游》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2174
颗粒名称: 山丹简介
分类号: K892.4
页数: 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的地理位置、历史资料、旅游概况等。
关键词: 山丹县 概况 地方

内容

山丹,位于祖国西北边陲著名河西走廊中部的蜂腰地段,总面积5400平方公里,辖5乡3镇,约21万人口。南依祁连,北靠龙首,焉支山虎踞县城东南。三山怀抱,一水中流,地势平坦,天高地阔,田园牧场,西北风光。是避暑旅游的理想之地!
  山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上世纪40年代,在城南5公里处的四坝滩发现了一处古文化遗址,出土了各类陶器、石器、骨器等。据考证,是新石期时代末期的文化遗址,被考古界命名为“四坝文化”。“四坝文化”证明,在距今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活。四坝文化的后裔,逐步发展,到了先秦时期形成了一个强盛的民族部落——月氏。公元前二世纪,月氏被匈奴所败,被迫退出河西走廊。这里又成了匈奴民族生活的地方。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在焉支山下击败匈奴,山丹始为汉王朝的疆域。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炀帝西巡河西走廊,在焉支山前会见西域27国使臣,举办“万国博览会”。山丹,被誉为“世博圣地”,“国博故里”而名扬天下。生活在山丹这片沃土上的各民族先民们,既经历了金戈铁马,战乱相继的凄苦岁月,也曾有过铸剑为犁,安居乐业的太平时期。
  山丹是一个农、牧、工、林协调发展的县份,隶属张掖市,是张掖的老工业基地,以建材、化学、铸造、采矿、加工为支柱产业;农业以种植粮、经为主,主要有小麦、大麦、油籽、马铃薯、瓜菜、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牧业以羊、牛、猪、鸡为主;林业有焉支山23万亩的原始林和40万亩的人造林,全县森林覆盖面积19.6%。境内土特产资源也很丰富,特别是山丹四珍——黄参、蘑菇、发菜、地耳,备受中外客商青睐。
  山丹,地域辽阔,风景优美,气候宜人。铁道、国道穿境而过,公路四通八达,交通、通讯方便快捷。
  山丹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境内有五大景点,堪称国内外独有。一是有史称“世博圣地”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绮丽秀美的焉支山森林公园;二是有被誉为历代皇家马都,世界第一军马场的山丹马场草原;三是有号称“中国露天长城博物馆”的汉明长城;四是有著名的国际友人路易艾黎捐赠的文物陈列馆;五是有誉称天下最大的室内泥胎贴金坐佛的山丹大佛寺。除此之外,还有独特的民俗民风,田园风光,民间工艺、地方小吃等。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风物游

《山丹民俗风物游》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图文并茂,内容涉及了游客到山丹的“吃、住、行、游、购、娱”各个方面,介绍和宣传山丹自然风光、旅游景点和地方特色文化的宣传品,通过游客的相互传阅,让更多的人了解山丹,来山丹旅游消费。对扩大山丹知名度,提升山丹形象,繁荣地方文化,吸引外地游客,起到积极作用。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