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区图书馆
肃州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肃州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嫁娶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民国酒泉县志》
唯一号:
292234020220000112
专题名称:
嫁娶
文件路径:
2922/01/object/PDF/2910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164.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嫁娶。即按择定的吉日,双方做好嫁与娶的准备,发喜帖,请亲友。男方亲友送礼贺喜,谓“敬礼”,女方亲友给姑娘送礼贺喜,谓之“添香”。酒宴款待后,并参加男方娶亲车来时的送亲行列,一并送姑娘到婆家参加婚礼,摆宴会亲。新妇上桥之前,要吃离娘肉,别离母亲时,还需一场“离娘哭”(现在无此规矩,但哭娘者仍有之)。男方娶亲者,备以彩车,车上挂筛子、弓箭等辟邪之物,聘一女为陪娘乘车,新郎与陪郎乘马,到女方家,送上双份礼品,由陪娘催新妇梳妆打扮,用一红布盖头,由一中年男子将新妇抱上车,名日“上轿”(抱轿人、陪娘、陪郎都要用三相人,即属相相近的人)。 男方并将女方针线绣物与各种陪嫁品一并携带于车上,并请女方亲友送亲上车。娶亲车到了男方家门,众亲友鸣炮迎接,新妇仍由原先的中年男子从车上抱出送至新房。这种抱上抱下的过程,谓之抱轿”。据说是新妇进门,不能脚踏婆家门上的土地。否则,侵犯了 “土煞”,新妇必死。一些颇具刺绣技艺的新妇,在男家款待酒宴之后,女方亲友还要给新妇“摆针线”,即将新妇所作陪嫁衣物、枕头,鞋帽、披巾、手绢、笔袋、绣花荷包等缝纫刺绣之女红,摆列案上,让双方亲友展览夸赞其工艺精巧,以及陪嫁品之丰厚。以取得男方父老的厚待和重视,莫要轻看其女。
知识出处
《民国酒泉县志》
出版者:甘肃民族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民国时期酒泉(肃州)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将帮助人们认识、了解这一时期酒泉的自然地理、民族宗教、文化教育、风土人情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