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区图书馆
肃州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肃州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业余剧团、演唱队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唯一号:
292231020220000159
机构名称:
业余剧团、演唱队
文件路径:
2922/01/object/PDF/291010020220000001/001
起始页:
0976.pdf
地址:
酒泉
起始时间:
1951
机构描述
业余剧团、演唱队 建国前,酒泉农村各乡都有戏剧爱好者自发组成的“眉户”戏班,利用节日、农闲、庙会演出,人称“唱小戏”(专业剧团演出叫唱大戏)。其中历史较长、影响较远的有总寨乡魏德佑的“魏家班”,泉湖乡水磨沟村王新年的“眉户班”,铧尖乡小沙渠村王佐亭、冯明信的“风绞雪班”(眉户、秦腔兼唱),屯升乡东二村范玉璋、范玉衡的“范家班”,三墩乡古城村李鸿的“眉户班”等。 1951至1955年,在原戏班的基础上,相继在河东(包括今屯升、清水、下河清)、河西(包括今丰乐、红山、金佛寺)、总寨、西店、河北、城东(包括今泉湖、三墩、临水)6个区组建了农村业余剧团。1958至1966年,全县业余剧团和演唱队发展到99个。其中中国人民银行酒泉中心支行的业余京剧团;县工会的业余秦剧团;城关镇各街道的文艺演唱队;屯升、清水、临水、总寨、西店、铧尖等乡的业余剧团最为活跃。“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大多数业余剧团自行解散。 1979年以后,农村业余剧团相继恢复或重新组织,至1989年,农村共有清水镇、金佛寺镇、总寨镇、铧尖乡小沙渠村、银达乡银达村、余新村、屯升乡东二村、泉湖乡沙滩村等8个业余剧团及12个演唱队;城市内组建了群星业余剧团和职工业余剧团。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
全书采用了篇、章、节的体例,分为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和正文四十五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事业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录了酒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变迁和时代变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