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雷坛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6421
颗粒名称: 14.雷坛庙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2
页码: 416-417
摘要: 雷坛,旧为官方祀神祈雨的祭坛,亦为民间自发祈雨的场所。雷坛庙,明代庙宇,或许是在雷坛旧址上兴建的祭祀雷神的道家庙宇。
关键词: 地方史志 酒泉市 祠庙

内容

14.雷坛庙
  雷坛,旧为官方祀神祈雨的祭坛,亦为民间自发祈雨的场所。
  雷坛庙,明代庙宇,或许是在雷坛旧址上兴建的祭祀雷神的道家庙宇。雷坛庙原址位于肃州城东南四里,在今拖修厂斜对面的居民点北端,曾与西南方沙子墩烽台、东北方大营门在一条直线上。《肃镇华夷志》载:"雷坛庙,城外东南四里。”雷坛庙坐北向南,东、西陪殿为三开间硬山顶单檐建筑,正殿为进深三间、面阔三间的歇山顶前后卷棚庙堂。据说正殿神龛内供奉兴云布雨、诛逆除奸的雷神普化天尊,左右侍立东皇太乙和太阴星君,东西两侧共排列24位雷部天君。斯庙神像毁于1958年,庙宇拆毁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
  [延伸阅读】五月十三行香祈雨
  农历五月十三,是“祈雨节”。解放前,肃州有“小旱端午,大旱十三”的说法。每逢大旱之年的五月初十左右,要是天不降雨、山水下不来,洪水片的地方绅士就要动员民众捐资,在当地龙王庙、关帝庙、雷坛庙(城东南四里)请道士念经,祈求神灵开恩普降甘霖。乡民则由会首组织,头戴柳条圈,身背炒面袋和凉水葫芦参加行香祈雨仪式。前面有大锣鸣道,仪仗队打着山神、土地、湫神的旗帜,抬着内坐龙王爷的轿子;后面的人手执一烛香,排成长蛇阵,三步一拜、五步一叩,从各自的乡下拜到祀神祈雨目的地;州县主官则在五月十三日午时前,准时到北城门外西一里的“风云雷雨山川坛”登坛设祭,宣读祭文以祈求降雨、淌山水。城内的山西会馆还唱三天大戏与之配合。本地童谣有;“五月十三滴几点,肃州乡民端大碗。”后来因战乱“风云坛”失修倾圮、雷坛庙庙宇狭窄,官方祭祀活动改在关帝庙进行。这种官民互动的行香祈雨活动,随“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废止。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出版者:政协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以挖掘地名文化渊源、记述地名演变脉络为重点,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兼顾,在纵向追述地名内涵的基础上,外延用“延伸阅读”横向陈述,再加上370余幅新老照片映衬,既反映出历史厚重感,又能凸显当今城乡居民享有的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居生态环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