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归华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6401
颗粒名称: 12.归华寺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1
页码: 390
摘要: 归华寺,明代肃州东关的喇嘛寺院之一,修建于明正德初年,位于东关厢南城墙下,寺院坐南向北径通东关街,具体位于今“东关一校”西侧十字路口稍南。至嘉靖三十二年,拜言不刺已与金塔的日羔刺部联通对付肃州官府,帮助日羔刺部占领莲花、明海草原。故安插日羔刺部落小头目’郎头’在寺为僧作眼线,打探官府消息、通知境内外四夷。郎头精通四夷语言,“凡其小官性格、上司法度无不备记,以传四夷;地方官府细务机密事情,未曾发觉,四夷大小尽知。”由于归华寺及郎头的存在,弄得肃州官府很是头疼。于嘉靖三十二年在寺后城墙外添筑"扁墩”一座,上有驻军专门监视归华寺出入人员的动向。
关键词: 地方史志 酒泉市 寺塔

内容

12.归华寺
  归华寺,明代肃州东关的喇嘛寺院之一,修建于明正德初年,位于东关厢南城墙下,寺院坐南向北径通东关街,具体位于今“东关一校”西侧十字路口稍南。明《肃镇华夷志》“祠祀”条下记载:“归华寺,在东关。庙乃哈密卫净修国师必牙刺失力侄子拜言不刺所建。拜言不刺父在哈密居住,成化间被土鲁番王子速瓦加思、速檀阿力节次抢掠难存,正德初间率领部落投顺肃州,准其入贡。今都督虬吉不刺与拜言不刺管束新、旧哈刺灰二种并畏吾儿一种夷人。故于关厢建寺,曰’归华寺’。”至嘉靖三十二年,拜言不刺已与金塔的日羔刺部联通对付肃州官府,帮助日羔刺部占领莲花、明海草原。故安插日羔刺部落小头目’郎头’在寺为僧作眼线,打探官府消息、通知境内外四夷(黑番、鞑靼、畏吾儿、黄番)。郎头精通四夷语言,“凡其小官性格、上司法度无不备记,以传四夷;地方官府细务机密事情,未曾发觉,四夷大小尽知。”由于归华寺及郎头的存在,弄得肃州官府很是头疼。于嘉靖三十二年在寺后城墙外添筑"扁墩”一座,上有驻军专门监视归华寺出入人员的动向。
  该寺东侧有明正统八年奉敕修建的“归化寺”与之并列,清同治年间毁于回乱。两寺废墟面积较大,解放后分别被县农副物资公司和县物资局作为仓储用地。13.五个塔寺五个塔寺,肃州东南乡喇嘛寺院之一,位于红水河“中花儿坝”树林西沟,即总寨镇原牌路村三组地界。该寺因寺后有五座喇嘛塔而得名。关于五个塔寺院的来历,坊间相传为清康熙年间所建,建寺原委较为神奇:塔院所在的崖头下面,原是一片绿草葱茏的草场,草场南端有一个方圆一里开外的海子,海子中心有一泉眼,常年涌腾不息,泉水从海子流出,穿越草场的数条小溪向东北流去。崖头上居住的刘员外,他家的马群常在崖下的草场上吃草、海子边喝水。刘员外是康熙年间人,据说是中花儿坝有名的大财主。他本人乐善好施,受到周围乡亲的爱戴。有一年,刘员外的马群中突然出现一匹与众不同的骊驹(红马驹),时而腾空而起,时而与众马相戏,时而没入湖中。当地的常姓秀才听到这件事,便断言“骊驹”乃北海龙王的坐骑,建议刘员外设法捕捉,就会带来一场不小的富贵。刘员外则认为:既然海马龙驹显身,乃是上天降赐地方的祥瑞物,是动不得的。时间一长,海马与家马厮混熟了,还不时到刘员外家的马厩中来。这件奇异之事传到以吏部尚书来肃州办理军需的靖逆将军富宁安耳中,他就此事上书康熙帝,康熙下旨捕捉。五月十三这天,富将军在刘员外及牧马人的配合下,捉到这匹海马献给康熙帝而加升了大学士衔,刘员外亦得到一封不菲的赏银。刘员外佞佛,打算将这笔意外的横财用于修建寺院,于是他选择自己上好的土地为院址,用赏银修建了一座气势雄宏的寺院,并请来喇嘛高僧驻锡。后来寺院中的五位掌门人先后圆寂了,一座座灵骨塔便出现了,崖下的海子也被称为“海马泉”。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出版者:政协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以挖掘地名文化渊源、记述地名演变脉络为重点,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兼顾,在纵向追述地名内涵的基础上,外延用“延伸阅读”横向陈述,再加上370余幅新老照片映衬,既反映出历史厚重感,又能凸显当今城乡居民享有的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居生态环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