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陈家花园和肖家花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6346
颗粒名称: 9.陈家花园和肖家花园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2
页码: 306-307
摘要: 为陈家花园和肖家花园的介绍。
关键词: 地方史志 酒泉市 庄园

内容

9.陈家花园和肖家花园
  陈家花园,原址在今干休所西南侧(其西北两侧有通往塔尔寺的土坝路槽)。花园占地十余亩,解放前后四周曾有本土的各种花果树以及园中有当地罕见的花卉和果木。民国高良佐在他的《西北随轺记》中记载:“下午三时,邵委员闻此间陈家花园右园林之胜,因往一游,韩、魏诸君仍陪随同行。出南门往西南,约二里即达。入门见额题’可园’二字、敞轩屋楹;花木茂密,’凝香亭’高建于花丛之中,四周遍植芍药,通道两侧牡丹约三十余株,亭亭作花,绚灿可观。全园面积广逾十亩,边塞荒徼之境,布艺得此也。"解放后,花园中的亭、轩建筑未存儿年,公社化时园内辟为农田,仅存环绕四周的果木和园墙。2000年,此园被征用为新城区一期用地,今已辟为居民住宅区。
  肖家花园,在清水河南岸(原银达农中西北方向)。其园林花木可与陈家花园相媲美,只是面积稍小。高良佐在他的《西北随辂记》中记载:“六月一日……晨九时,出北门涉讨赖河至箫家花园游览,园中亦以果木为多,而面积不及陈家花园:东北隅有坪台,「“登临远眺,其南小亭一角。花气袭人,绿荫映窗;小坐品茗,亦足解烦。”此园毁废较早,1950年以后被辟为劳改单位,主要用来关押剿匪所获的犯人。1956年移交地方,被当地政府用来集中安置县上分配给银达乡的河南移民,后成为银达大队的1个生产队。
  今花园水库,因“肖家花园”而得名。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出版者:政协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以挖掘地名文化渊源、记述地名演变脉络为重点,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兼顾,在纵向追述地名内涵的基础上,外延用“延伸阅读”横向陈述,再加上370余幅新老照片映衬,既反映出历史厚重感,又能凸显当今城乡居民享有的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居生态环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