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十户窑”的传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6345
颗粒名称: 【延伸阅读】“十户窑”的传说
分类号: K928.642.3
页数: 2
页码: 305-306
摘要: 相传山西蒲州有一对年轻夫妻,丈夫名叫刘贵桃、妻子名叫于桂楠,四月初的一天,夫妻两人上山逛庙会,不巧被州官的浪荡公子遇见,浪荡公子见桂楠貌美,便想抢回家作小。刘贵桃一怒之下,失手打死了这个恶棍,为了逃避官府追捕,他带着妻子逃往他乡。
关键词: 历史地理 酒泉

内容

【延伸阅读】“十户窑”的传说
  相传山西蒲州有一对年轻夫妻,丈夫名叫刘贵桃、妻子名叫于桂楠,四月初的一天,夫妻两人上山逛庙会,不巧被州官的浪荡公子遇见,浪荡公子见桂楠貌美,便想抢回家作小。刘贵桃一怒之下,失手打死了这个恶棍,为了逃避官府追捕,他带着妻子逃往他乡。
  他俩忍饥挨饿向西逃到黄河沿,滚滚河水挡住了去路,绝望中的夫妻抱头痛哭,打算投河自尽。这时出现一位红脸黑髯老者说:“莫寻死,莫投河,老夫助你过黄河,逃到河西得安乐。”刘贵桃问:“河西地方大了,你说的安乐窝究竟在哪里?有多远?”老者说:“过河向西走,翻过三十六座岭,渡过一十八道水,祁连山北的并排十孔窑,那就是你俩的安乐窝。”
  夫妻俩在老者的帮助下渡过黄河,不知跋山涉水多少天,终于翻过三十六道岭,渡过一十八条水,来到一个叫做“夹崖”的地方见到了十孔窑洞。夫妻俩欣喜若狂,终于见到老者所说的安乐窝。走进中间的一孔窑洞一看,窑里摆放的生产工具一应俱全,似乎是为他们准备的一样。
  夫妻俩用这些工具在崖上的荒原开出荒田,引溪水上岸种植了秋杂粮,算是当年秋后解决了温饱,这年冬天大儿子出生,总算有了 “鸡叫、狗吆、娃娃吵”的家庭气象。
  夫妻俩凭着勤劳吃苦的双手,五年后牛羊成群,十五年后第十个儿子出生,可谓人丁兴旺、五谷满仓。到肃州十几年,夫妻俩忙里忙外无暇进城。日子过好了,他俩又想逛一逛肃州庙会。庙会的一天,他俩去关帝庙拜关老爷,结果关老爷的面目和他们在黄河边上见到的老者丝毫不差,才知道自己逃难成功得到了神人的指点,于是回家在千亩田地中心修建了一座关帝庙,打算让后代永祀纪念。
  又过了若干年,第十房媳妇娶进门,每房住一孔窑,“十户窑”的地名由此诞生了
  (据张德元同名文改写)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出版者:政协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以挖掘地名文化渊源、记述地名演变脉络为重点,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兼顾,在纵向追述地名内涵的基础上,外延用“延伸阅读”横向陈述,再加上370余幅新老照片映衬,既反映出历史厚重感,又能凸显当今城乡居民享有的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居生态环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