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茅庵河大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6145
颗粒名称: 10.茅庵河大桥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2
页码: 124-125
摘要: 茅庵河大桥,在肃州古城东南312国道旁的茅庵庙到牌路小学之间,这是红水河夏季洪峰自古以来东西肆虐的结果,在茅菴河滩中有较为固定的泄洪道4处,两两分布于牌路梁(位于今飞天不锈钢雕及其南)两侧,甘新公路开通之后,曾在牌路梁东侧架设了两座木桥。
关键词: 地方史志 酒泉市

内容

10.茅庵河大桥
  在肃州古城东南312国道旁的茅庵庙到牌路小学之间,曾有宽达5公里的茅菴河滩,这是红水河夏季洪峰自古以来东西肆虐的结果。昔日,在茅菴河滩中有较为固定的泄洪道4处,两两分布于牌路梁(位于今飞天不锈钢雕及其南)两侧,甘新公路开通之后,曾在牌路梁东侧架设了两座木桥,东部的过路水患基本解决。而牌路梁西侧属红水河主河道,解放后曾建过儿处过水路面,每年夏秋之交,洪水漫流,时常阻车通行。1972年,甘肃省交邮局(交通、邮电合并的称谓)决定投资54.43万元,在牌路梁西侧修建两座总长170.66米大、中型永久式桥梁,并在两桥之间南侧修筑1600米的弧形导流坝,以彻底解决洪水阻车问题,茅菴河大型桥应运而生。该大桥位于航天公园绿化带东端,全长121.5米,6孔,跨径17.5米,浆砌石桥台,坦助微弯版桥面,桥高4.56米,净宽9米。建桥工程于1972年4月开工,同年10月竣工。茅菴河大桥及二桥(位于老看守所东侧)的同时建成,结束了几千年以来茅菴河主河道上无桥的历史。大桥竣工后,曾在大桥西头举行了通车典礼仪式,省交邮局、酒泉行署、酒泉军分区、酒泉公路段、酒泉县、农六团以及东部沿线各公社的领导应邀出席典礼现场,总寨、上坝两公社的社员也自发到场祝贺,场面十分隆重。近年,随着甘新公路城区段改道,此桥南侧另一座“茅菴河大桥”兴起,特大型车辆已禁止通行此桥。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出版者:政协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以挖掘地名文化渊源、记述地名演变脉络为重点,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兼顾,在纵向追述地名内涵的基础上,外延用“延伸阅读”横向陈述,再加上370余幅新老照片映衬,既反映出历史厚重感,又能凸显当今城乡居民享有的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居生态环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