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公济桥左三牌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6142
颗粒名称: 【延伸阅读】公济桥左三牌坊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2
页码: 120-121
摘要: 讲述了公济桥左三牌坊的故事。
关键词: 地方史志 酒泉市

内容

【延伸阅读】公济桥左三牌坊
  昔日出了东哨门数百米就是公济桥,过了桥就是头墩地界。临近桥东的明清“国道”上曾矗立过三座牌坊,那是左军门收复肃州为郭兴邦长子郭钊嘉、四子郭锦嘉所立的忠勇坊和为郭兴邦长子媳妇殷氏所立的节烈坊。
  早在马文录割据肃州的同治四年三月初六,武举人出身的郭钊嘉时任东乡团总,他为了配合官府收复肃州城,带领城东乡乡勇扎营头墩,攻破了叛回占据的“撒逆屯庄”,击毙叛回30()余人。接着带领部众攻打北门失利,负伤回营。马文录嘉其勇猛前来招降,并将头墩堡围得水泄不通,钊嘉在突围无望的情况下忿恨自刎,次日,马军攻破头墩堡并屠城而去。"民收其遗骸”抬回三墩金石沟家(今三墩镇双桥村二组),其妇殷氏“亲缝其首而敛之。”“凡一切后事经理就绪,于其夫出殡之前夜饮毒死。”郭兴邦第四子锦嘉,附生出身,生前身任何职地方志未载,于“同治五年奉钦宪成(桂)委(派)赴二墩坝办粮,七月初七日贼掩至被执,骂贼贼怒,剜目、断舌立毙。”
  同治十二年九月官军光复肃州,陕甘总督左宗棠感其兄弟忠义及殷氏节操,在桥东官路上接连竖起三座牌坊,并由东而西依次亲书“一贯丹心”、“志贞金石”、“忠勇性成”三幅题额,以表钊嘉、殷氏、锦嘉勇赴国难的忠节行为。由于建坊路段低洼潮湿,牌坊因坊座腐朽于民国初年陆续倒塌。时值国内军阀混战、官府无暇顾及,任其倒塌无人问津。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出版者:政协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以挖掘地名文化渊源、记述地名演变脉络为重点,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兼顾,在纵向追述地名内涵的基础上,外延用“延伸阅读”横向陈述,再加上370余幅新老照片映衬,既反映出历史厚重感,又能凸显当今城乡居民享有的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居生态环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