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韩秀其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6091
颗粒名称: 【延伸阅读】韩秀其人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2
页码: 80-81
摘要: 讲述了韩秀的故事。
关键词: 地方史志 酒泉市

内容

【延伸阅读】韩秀其人
  韩秀(生卒年不详),字白虎,北魏宣武将军、骑都尉韩昺子,幽州昌黎(今辽宁义县)人。初为州郡吏,后迁尚书郎,赐“遂昌”子,拜广武将军。文成帝拓跋濬称其“聪敏清辩,才任喉舌”,于是命令他替自己代言,掌握中枢机密。献文帝天安元年(466),转任给事中。孝文帝延兴年间(471—475),柔然贵族多次跨越长城威逼敦煌。每次进犯虽先后被敦煌镇将尉春、尉多侯、乐洛生击退,但战争给敦煌带来的灾难却非常深重。为此,尚书省向孝文帝荐言“敦煌一镇,介远西北,寇贼路冲,虑或不固,臣欲放弃敦煌,将庶民迁入凉州”,朝中大臣也随声附和。唯有给事中韩秀意见相左:“敦煌之立,其来已久,虽土邻强寇,而兵人素习,纵有奸窃,不以为害。一旦废罢,则关内荒忧,烽警不息。”经过一番激烈朝堂辩论,孝文帝采纳了韩秀的意见,河西门户敦煌方得以固守。太和九年(485),孝文帝决定加强敦煌防务,将敦煌守将衔由镇大将升为都大将,并派秦州刺史穆亮为敦煌镇都大将,还派内侍长韩秀前往河西巡视边防。韩秀到酒泉后,不但主持加固维修了居延到敦煌的长城,还在长城以内增设了许多讯墩,今酒泉市肃州区清水镇盐池村的那座烽墩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韩秀为北魏王朝固守河西边防建言献策,重整酒泉、敦煌两地边防设施的动人事迹,至今在肃州传诵不衰。韩秀回京后,升迁为平西将军,后转任青州刺史,假渔阳公。数年后,卒于任上。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出版者:政协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以挖掘地名文化渊源、记述地名演变脉络为重点,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兼顾,在纵向追述地名内涵的基础上,外延用“延伸阅读”横向陈述,再加上370余幅新老照片映衬,既反映出历史厚重感,又能凸显当今城乡居民享有的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居生态环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