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铧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6053
颗粒名称: 15.铧尖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5
页码: 30-34
摘要: 古今地名铧尖,原名“小铧尖”,因地域形状西尖东阔形似“铧尖”,且与“大铧尖”东、西相对而得名。
关键词: 地方史志 酒泉市

内容

15.铧尖
  古今地名铧尖,原名“小铧尖”,因地域形状西尖东阔形似“铧尖”,且与“大铧尖”东、西相对而得名。
  村堡名铧尖堡,原名“小铧尖堡”,位于今铧尖镇政府和铧尖供销社及其北位置,方城,辟南门。明《肃镇华夷志》载:“小铧尖堡,城东二十里,有大湖场。”1925年,政府在堡内利用庙宇开办小学,“文革”期间又开办中学,那时虽庙宇不存,但城堡保护完好。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学从中迁出,城堡遭毁。
  现今村名铧尖村,因“小铧尖堡”而得名。隶属铧尖镇。
  村域东至集泉村和上三沟村,北至小河和官湖,西至总寨镇原牌路村五组,南至总寨镇三奇堡村。村委会驻地小铧尖堡,地理铧尖村村委会驻地坐标:东经98°38’,北纬39°42、位于铧尖镇中部,在原铧尖大队第5生产队(今3组)境内。解放前属城东乡第2保;1949年10月建政时分属城东区(4区)铧尖乡(2乡)1、2、3行政村;1955年11月撤区并乡时随乡并入“上三沟乡” ;1958年9月属铧华尖公社小铮尖大队”,同年12月属“泉湖公社铧尖大队” ;1961年6月复属车华尖公社;1966年11月改称“光明公社光明大队”,1971年2月恢复旧名,时辖13个生产队;1983年3月改称“铧尖村”,时辖13个村民小2005年9月将13个村民小组合并为7个至今。现有居民60()户、2224人。
  [延伸阅读】辛先生坐翻鬼抬轿辛先生系铧尖村李家芨芨窝人,自幼聪颖好学,深得家传,善治疑难杂症,接骨技术尤妙,系泉水坝东片著名的中医,授业弟子颇多。
  相传辛先生接骨用邪法,一气呵成的冰碴水犹如麻药,喷在骨折者患处霎时不疼,洪水坝民众尤信其术。还说辛先生燎三灾深夜行路,坐着鬼抬轿并有一头狼护轿,子时从芨芨窝出发去新地燎三灾,鸡叫前还要赶回来。辛先生的“神行太保”术,被年长者传得有鼻子有眼,然三奇堡李家高庄子的小三爷年轻气盛,尤其不信。
  小三爷是老三爷的长子,堂中排行为三,自幼聪明,但好搞恶作剧。有一年夏天,堡子南沟有一人患了大头翁,辛先生每夜都要上来为其燎病。正好小三爷祖坟旁的小路是辛先生的必经之路,夜幕降临后他躲过大人的眼目来到祖坟旁,将路两边长起来芨芨结了三道绊索,躲在坟地中专等辛先生的鬼抬桥。
  子时时分,皓月当空,远远看见辛先生快速走来,小三爷既未看见护轿的狼,也看不到轿子和抬轿的鬼,只不过先生的行进速度比常人跑起来还快。转眼间先生碰到第一道绊索,只见他一个趔趄栽倒在地上唉吆呻唤,看似摔得不轻。先生坐起并未起身,而是用手掐指算计,自言自语地说:“高庄子的三贼呀,你为何算计老夫?明日要和李三爷理论理论!”说罢,起身解开两道绊索继续前行。小三爷听得真、看得切,对辛先生的神机妙算佩服得五体投地,打算拜先生为师学一手绝活。
  第二天,脸上红一块、紫一块的辛先生果然找上门来,他劝说老三爷赶快教育其子,免得他日后学坏,但对“三贼”昨晚所干之事只字未提。小三爷以为先生来家机不可失,赶忙从里屋出来跪下说:“请先生宽恕小子有眼无珠,请收小子为徒学一手绝活吧!”先生忙起身扶起他说:“你现在心术不正,学一手绝活反会害你的,还是先跟着你老子学学做人吧!”辛先生教育人有自己的方式,小三爷至老未学到什么法术,但也再没做损人利己的事。
  当代乡镇名铧尖镇,位于肃州区中部,治所在铧尖村境内,距西偏北的老城区15公里。
  【地名来历】因“小铧尖堡”而得名。
  [历史沿革】元属肃州路,明属肃州铧尖镇政府办公楼卫,清属肃州直隶州,民国属酒泉县城东乡1、2、3保和西店乡第1保;1949年10月建政时分属城东区(4区)上三沟乡(1乡)、铧尖乡(2乡)、铧沙乡(3乡)和西店区(6区)集泉乡(1乡);1950年从集泉乡析出“漫水滩乡”,时境内有5乡;1953年7月撤铧沙乡分立“大铧尖乡”和“小沙渠乡”,时境内有6乡;1954年1月将原属城东区的上三沟乡、大铧尖乡划属西店区;1955年11月撤区并乡后分属集泉(漫水滩并入)、上二沟(铧尖乡并入)、大铧尖(小沙渠乡并入)3乡;1958年9月分属铧尖公社和总寨公社,同年12月分属泉湖公社和总寨公社;1961年6月属哗尖公社,时辖小铧尖、大锋尖、小沙渠、上三沟、集泉、漫水滩6个大队;1966年11月改称“光明公社” ,1971年2月恢复旧名;1983年3月改称“铧尖乡”,时辖6个同名村;2006年3月将原“大铧尖村”并入小沙渠村,时辖5个村;2017年10月撤乡改镇。
  【地理实体描述】镇域东至肃南前滩,北至大河,西至茅庵河,南至总寨镇和上坝镇。政府驻地小铧尖堡,地理坐标:东经98°3‘ ,北纬39°42’。地势属平原,整体西高东低,坡度平缓,处于洪水冲积扇与泉水交接地带,绿洲呈块状分布,湖泊众多。
  [气候和资源】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无霜期140天左右,主要灾害性天气为干热风和霜冻。乡域总面积1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4357亩,多属碱性土壤,适合小麦、玉米、糜子、大豆、黄豆、瓜菜等多种农作物生长,盛产韭菜、韭苔、茄子、豇豆、西瓜等。境内有七一、焦家嘴、漫水滩等多座水库以及湖泊池塘,盛产鲤鱼、鲫鱼、鲢鱼和莲藕。冬季有数百只白鹭在小河湾越冬,是为一道靓丽的自然风景。
  【人口和宗教】全镇5个村、3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798户,9945人,通行酒普方言。部分乡民信奉汉传佛教。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出版者:政协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以挖掘地名文化渊源、记述地名演变脉络为重点,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兼顾,在纵向追述地名内涵的基础上,外延用“延伸阅读”横向陈述,再加上370余幅新老照片映衬,既反映出历史厚重感,又能凸显当今城乡居民享有的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居生态环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