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余年寺辩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6041
颗粒名称: 【延伸阅读】余年寺辩讹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2
页码: 16-17
摘要: 余年寺,本名“蛇眼寺”,这座藏传佛教喇嘛寺曾坐落于清水堡半坡地面,约建于明万历后期。讹称“余年寺”由来已久,乃清水五堡村民旧操镇夷方言所致,早在清康、雍时期已经形成“余年寺”之讹音。蛇眼寺,乃属黑番头目蛇眼宛冲所统部落的家庙,是以蛇眼宛冲的姓氏命名的。
关键词: 地方史志 酒泉市

内容

【延伸阅读】余年寺辩讹
  余年寺,本名“蛇眼寺”,这座藏传佛教喇嘛寺曾坐落于清水堡半坡地面,约建于明万历后期。讹称“余年寺”由来已久,乃清水五堡村民旧操镇夷方言所致,早在清康、雍时期已经形成“余年寺”之讹音。蛇眼寺,乃属黑番头目蛇眼宛冲所统部落的家庙,是以蛇眼宛冲的姓氏命名的。明《肃镇华夷志•族类》“喃哈儿族”条下曰:“万历中有蛇眼宛冲总管干坝、黄草、榆林三山口部番。”其志在“住处”条下曰:“干坝口,城东南一百八十里,安插属番蛇眼宛冲土尔咱加族;黄草坝山口,城东南一百六十里,安插属番绰尔加族;榆林坝山口,城东南一百五十里,安插属番冬喃宛冲族。”而乾隆初年的《重修肃州新志•高台县•属夷》条下则曰:“镇夷清水堡营属夷三族,内有余年寺总头目一名余年他喇奔,驻牧三山口,有庄房一处,居住男妇大小九口,所以统辖西番三族。其三族:一在乾坝口,驻牧余年小头目一名,原名’奇古他’,今改名'宗思嘎',统部落四十七家,男妇大小共二百三十九名。一在茹林坝口,驻牧'贺儿'小头目一名锁南旦振,统部落九家,男妇大小四十三名。一在黄草坝口,驻牧东纳小头目一名,原名’策斤’,今改名'东纳达吉',统部落四十五家,男妇大小共二百二十五名。”今半坡村境内,有肃南县祁丰乡干坝口村的一块飞辖居民区,其中男性居民姓“余”,均属三族总管蛇眼宛冲的后裔。
  按:引文中的“茹林坝”,即今清水的榆林坝;“贺儿”,即“霍尔”,指元裔西蒙古人。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出版者:政协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书以挖掘地名文化渊源、记述地名演变脉络为重点,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兼顾,在纵向追述地名内涵的基础上,外延用“延伸阅读”横向陈述,再加上370余幅新老照片映衬,既反映出历史厚重感,又能凸显当今城乡居民享有的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居生态环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