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974
颗粒名称: 斗鸡
分类号: K892.2
页数: 2
页码: 482-483
摘要: 斗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肃州区广泛流行的儿童游戏。大人们在劳动或游玩歇息时,也会玩这种游戏。各地对斗鸡的称谓稍有区别,南方称之为“撞拐”,北方叫做“斗鸡”,也有些地方称其为“顶拐”。
关键词: 风俗习惯 酒泉市

内容

斗鸡
  
  斗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肃州区广泛流行的儿童游戏。大人们在劳动或游玩歇息时,也会玩这种游戏。
  各地对斗鸡的称谓稍有区别,南方称之为“撞拐”,北方叫做“斗鸡”,也有些地方称其为“顶拐”。虽然名称不同,玩法基本一致。游戏时,随便选一块空地,游戏者单腿直立,把另一条腿提起,用单手或双手抱住,呈金鸡独立状,而后双方蹦跳着相互撞击,谁先被撞倒或双脚着地就算输。
  斗鸡是两人或多人在一起玩耍的游戏。有的学校里从平日里三三两两的“斗鸡”,发展成班与班的对抗,那场面就如同古代打仗的场景,甚至还有各自的“将领”。将领一般选个大体壮的,为了表明“大将”身份,在自己脖子上系个小褂子当“战袍”,显得威风凛凛。玩耍时,各自站在一边,一声“冲呀”,双方投入战斗,场面壮观,欢笑声不断。有的人高马大,仗着体型直接冲过来,一下子就撞倒好几个;有的人灵敏,速度快,则以技术取胜;有的善于跳跃奔跑,最后才发力;有的人狡猾,专门搞背后偷袭。有的在别人撞过来的时候小心躲开,然后趁对方不注意,专攻对方抱住脚的手,从而轻松取胜。
  斗鸡是一年四季都可玩的游戏,而冬天是最好时节。冬天“斗鸡”时,穿着厚衣服,安全系数高,蹦跳,对撞,既能锻炼弹跳能力,又能暖和身体。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酒泉市关于民俗文化的文史资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