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忌空锅
酒泉人在除夕,吃过“年夜饭”,把锅碗洗干净后,习惯在锅里放一些剩下的臊面以及剩菜和馍馍。据说,这个习俗与朱元璋有关。
传说,朱元璋没当上皇帝之前,落魄到沿街乞讨。他家里的老母亲,年纪大了,也跟着他忍饥挨饿。有一年除夕,他还在沿街乞讨,可是大过年的,谁愿意看到要饭的呢?于是一整天他一点东西也没有要到。此时,他想到家中饥饿的老母,很不是滋味。晚上,他又出来,到很多户人家锅里偷»东西吃。可是,怎奈家家锅里空空如也。他抄起一户人家的锅就想离开,可是转念一想,这户人家没有了锅,大过年的怎么做饭呀?于是又把锅放在那里了。后来,朱元璋当上了皇帝,可以说是苦尽甘来,他想到自己当年为了一口饭做的羞愧事,于是下令,除夕这一天家家锅里不准空着,多少都要放一些食物,以便让那些挨饿的人能拿去充饥。
后来,这个习俗就逐渐流传开来。肃州人的老祖宗,大多是从山西、陕西一带迁徙过来的,所以,就将这个习俗一同带来并流传开来,且又加入了“留些余粮给来年,意味着年年有余”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