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日
过去,民间凡遇祭祀、婚嫁、安葬、开业、出行、建屋甚至安床架灶等大事,都要选择良辰吉日举行,谓之“择吉”,肃州民间称之为“择日、看日子、捡日子”。所以,以前的老式挂历、老黄历上往往会写满各种择日禁忌信息。
择吉,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已逾两千年。《魏书•肃宗孝明帝纪》载:“有司可豫缮国学,图饰圣贤,置官简牲,择吉备礼”。狭义上的择吉,是指以干支历为基础,根据其年、月、日、时所值吉凶神煞进行计算,综合参考,选择吉日吉时,确定趋避的一种方法。简单地说,所谓择吉,就是根据一定的方法选择吉利的日子,所以,民间直接称之为“择日、看日子、捡日子”。择吉涵盖的内容相当广泛,汉代即叫“择吉术”,它涉及干支系统、阴阳五行学说、八卦学说'、纳音纳甲、十二直、二十八宿、九星术、孔明六曜星、黄道黑道、风水堪舆学说、八字算命术等复杂庞大的理论体系,并因此拥有一个由各种名称怪诞离奇的神煞组成的庞大队伍。所以,择吉术不仅难解,而且神秘。
择吉术及其黄历,实质上是古代星相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古人相信天人相应的说法,于是,把各种星相拟人化,人为构成了一个由神煞主宰的世界。其神煞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吉凶善恶,各不相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几乎每年每月每日乃至每时,都是既有吉神,又有凶神,此吉彼凶,互相矛盾。如果一遇凶神就回避,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没有可以干活的日子。因此,择吉办事绝不能完全拘泥于神煞的吉凶,而应有取舍和变通。
择吉的目的,就是趋吉避凶、祈福禳祸。所以,在涉及诸如婚姻嫁娶、修造动土等重大事项时,民间都有选择吉日吉时的习俗,一般来讲,婚姻嫁娶的择日原则,是以新娘方的出生日期为主,参考男方及其他亲人的出生日期。俗话说:“子靠出生时,女靠行嫁年”。特别强调的是嫁娶择日最好选择女方的行婚大利月。修造动土的择日,涉及较躲的事项。首先必须弄清楚该山向是否适宜动土?是吉方可动之,是凶方,则不动。
无论怎么说,择吉就是人们为了生存、生活环境的安全,也是人们选择、利用有利条件,避开和克服不利因素所做的一种努力,趋吉避凶,近利远害。这也是人类的天性或本能。所以,择吉就是人们运用智慧和经验,寻找、确定人世间种种活动的适宜时间、空间,其要领在于尽可能充分把握天时、地利、人和,以及以上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所造成的适时机遇。因此,择吉同时又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增加人们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