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饺子回家面
肃州人,自古以面食为主,其做法多种多样。初次远离家乡的人,如果两三天吃不到面食,就会食不甘味。由于“饺子”和“面”做法简单,可繁可简。饺子馅或拌面菜,可浑可素。与饺子一块上桌的菜肴,可以是好多种,鸡鸭牛羊肉,及鱼虾、各色蔬菜,七荤八素、七碟子八碗都可;也可以只有一二样,或荤或素,普通人家都能拿出手。
“出门饺子回家面”,也叫“上车饺子下车面”,“上马饺子下马面”。这一讲究,源于我国北方民间出行习俗,它历史久远,寓意深长,一直被肃州人沿用至今,已成为人们迎来送往的一个重要礼节。
那么,人们为什么非要这么做呢?把它换成上车面、下车饺子不行吗?因为,在肃州人眼里,饺子算是传统饮食文化中地位较高的一种食物,逢年过节人们都要煮饺子、拉长面吃以示吉庆。
饺子与“交子”谐音,其形又酷似元宝,人们认为临行之前吃饺子,外出之人便会多个朋友多条路,交到好运,多财多福。古代出行之人除了赶考书生、外调官员,大部分都是商贾,自然希望能够在出行过程中交到好运。再说包饺子要很长时间,远行之人可以慢慢收拾行李,和家人说说心里的话。家人为远行者包饺子,也是希望行者在外能够广交朋友,困难时能够得到贵人相助。其实,出门吃饺子,不过是人们借助“饺子、”与“交子”谐音,祈愿出行之人路途顺利的一种方式。此外,饺子一般都是由面皮包馅而成。各种各样的馅儿包在面皮里,煮熟后会聚成一个团儿。人们借助饺子的这个特点,希望离家的人能够早日归来,合家团圆。
面条,作为肃州人的一种特色食物,本身具有“长”的特点。出行之人回来后,家人做一碗长面,希望归家的亲人能够长留家中,不再远行,让面条象绳子拴住你的脚,一家人在一起长长久久。再说,赶远路回家之人,大都又冷又饿,做面条又快又热,而煮熟的面条又不易粘连,既顺又散。人们认为,吃了面,在外面的一切心酸不顺都会被随之除去,让游子感到回家的温暖,也有“到家归巢,万事顺利”的意味。
“出门饺子回家面”,是具有肃州特色的表达祝愿的方式,人们把对远行亲人的不舍与祝愿,都寄托在这两种食物中,所以,千万不能把二者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