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干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911
颗粒名称: 灶干粮
分类号: K892.25
页数: 2
页码: 395-396
摘要: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神”的日子。到了这天,肃州家家户户都要烙“灶干粮”,上香点烛,向“灶王爷”敬献供品,虔诚祷告,祈求来年家事吉利、人丁康泰。这一天,妇女们便忙着给灶王爷准备上路的食品,烙“灶干粮子”、做“灶糖”。
关键词: 饮食 风俗习惯 酒泉市

内容

灶干粮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神”的日子。到了这天,肃州家家户户都要烙“灶干粮”,上香点烛,向“灶王爷”敬献供品,虔诚祷告,祈求来年家事吉利、人丁康泰。
  据说,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稽查善恶的神仙.乃一家之主,立祀之神。腊月二十三到了,他要上到天宫向玉帝汇报人们的善恶,腊月三十再回到人间。为了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说些自己家里的好话,消灾免难。这一天,妇女们便忙着给灶王爷准备上路的食品,烙“灶干粮子”、做“灶糖”。
  “灶干粮子”是在兑好的发面里卷上香豆面子或其他佐料,烙成像小点心那样的圆饼。灶糖则是以黄米、小米为原料熬成的块块糖,俗称糖瓜子。到了晚上,家庭主妇洗手、净口后,献供品于灶君神像前,家长口里不住地念道:“灶君爷,吃干粮,吃饱喝足上天堂。灶君爷,请吃糖,回到人间降吉祥”。还贴上对联曰:“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祭祀一毕将“灶干粮子”和“灶糖”分给众人食用。
  “祭灶”是过年的前奏,农村有一句俗语叫“一到腊月二十三,过年还有整七天。”因此,民间又把腊月二十三叫“小年”。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酒泉市关于民俗文化的文史资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