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杏壳喽
杏壳喽,就是通常说的“杏皮面”,现在的面店里又叫“猫耳朵”,是冬至节的固定食俗。
肃州民间在冬至节这天必须食荤,无论大家小户都要割点肉做成以杏壳篓为主,配以洋芋片、萝卜丁、干菜等混合而成的汤面,这就是“冬至饭”。
“冬至饭”必须在早上吃,意思是过了冬至节,白天就一天天地长了起来。因为肃州民间有“过一冬节,长一针脚”的顺口溜,也就是说人们睡觉的时间短了,白天劳做的时间多了。把“冬至饭”做得美味丰盛些,让家里人吃了多干些农活,争取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因此,就有“吃了冬至饭,干活多流汗”的谚语。
民间还有“数九”的习俗,把“冬至”称“交九”,意为寒冷冬天到来,数完“九九”八十一天,冬天就要过去,春天来临。所以,民谚“头九二九,关门闭守,意为气候寒冷,注意防寒;“三九四九,冻破茬口”,意思到了冬季气候最寒冷的时候;“五九六九,河边看柳”,意为地下春气已经萌动;“七九八九,净尻子娃娃招手”,意为天气转暖,光屁股的小孩子不再怕冷;”九九加一九,黄牛满地走”,就是开始种田了。这些谚语,表示天气的变化和人们对春天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