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猪头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902
颗粒名称: 二月二猪头肉
分类号: K892.25
页数: 2
页码: 379-380
摘要: 二月初二,民间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也称为“春龙节”。这一天,肃州人除了要摊煎饼,还要吃猪头肉。
关键词: 饮食 风俗习惯 酒泉市

内容

二月二猪头肉
  
  二月初二,民间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也称为“春龙节”。这一天,肃州人除了要摊煎饼,还要吃猪头肉。
  关于吃猪头肉的习俗,苏轼《仇池笔记》中曾记录了一个故事:王中令,即王金斌,后唐时太正人,宋初官拜安国军节度使,死后加封中书令,他在平定巴蜀之后,甚感饥饿,于是闯入一乡村小庙,却遇上了一个喝得醉醺醺的和尚。王中令大怒,欲斩之,哪知和尚全无惧色,王中令很奇怪.转而向他讨食。不多时,和尚献上了一盘“蒸猪头”,并为此赋诗曰:“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蒸时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浆浇。红鲜雅称金盘汀,熟软真堪玉箸挑。若无毛根来比并,毡根自合吃藤条”。王中令吃着蒸猪头,听着风趣别致的“猪头诗”,甚是高兴,于是封那和尚为“紫衣法师”。后人由此以为,猪头肉不仅是一道佳肴,而且也是转危为安、平步青云的吉祥标志,这样相沿成习,人们便在“二月二,龙抬头”之日,吃猪头肉以求平安吉祥,平步青云。
  此时,春节刚过一月,因一般农村人家,过年时杀猪,都会留一些猪头肉,到了“龙抬头”之日食用。家里吃完的,也会到集市买一些回来食用。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酒泉市关于民俗文化的文史资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