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割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891
颗粒名称: 四、割礼
分类号: K892.2
页数: 2
页码: 358-359
摘要: 割礼是阿拉伯语“海特乃”的意译,回族俗称“逊乃提”,也叫割礼或成丁礼。伊斯兰教规定男孩到十二岁,已经懂事,要开始承担宗教义务,履行“天命”和“逊乃”的宗教功课。久而久之,便成了回族的风俗习惯
关键词: 风俗习惯 酒泉市

内容

四、割礼。割礼是阿拉伯语“海特乃”的意译,回族俗称“逊乃提”,也叫割礼或成丁礼。
  伊斯兰教规定男孩到十二岁,已经懂事,要开始承担宗教义务,履行“天命”和“逊乃”的宗教功课。久而久之,便成了回族的风俗习惯。
  回族男童一般在5—9岁实行割礼,即割除阴茎的包皮。回族割包皮的习俗,从医学的角度看是很卫生的,是有科学道理的。对小孩进行割包皮手术,过去都是由专门的宗教人员施行,称其为“逊乃巴巴”。现在一般都把小孩送到当地医院进行手术。这样既安全,又卫生,伤口愈合快,不到一星期就痊愈了。
  回族群众对割礼非常讲究,气氛隆重。割礼这天,家庭经济条件较富裕的,要给小孩换上一身新衣服。家里一般要宰羊、宰鸡、炸油香。请阿匐念经,过“尔麦里”。左邻右舍的亲戚朋友要给小孩散“乜贴”,以示庆贺。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酒泉市关于民俗文化的文史资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