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礼仪
回族待人诚实憨厚,和蔼可亲,有礼有节。俗说话:“回回见面三分亲”。无论男女老少,见面相互问候时,通用一种祝安词,也叫见面语。一般是致者说“色俩目”即真主的平安在你上!答者则说“卧尔来控色俩目”即也愿真主的平安在你上!
一、互致“色俩目”。一般是晚辈先向长辈致“色俩目”,平辈亲友相逢,年幼者向年长者致“色俩目”。教民与阿訇相遇,教民先致“色俩目”。客人见了主人,先致“色俩目”;乘骑者对步行者先致“色俩目”;男对女先致“色俩目”;夫对妇先致“色俩目”。
在相互说“色俩目”时,同时握手。致“色俩目”时,有的地方回族右手置抚胸前,腰微微前躬,表示从内心敬重对方,衷心地祝愿;有的地方回族双手抱拳或平扬双手,表示亲切庄重;还有的回族相互伸出右手相握,左手抚在对方的右臂上,意为关系非常密切,亲如一家。如果有的人出门遇到不相识的回族,致“色俩目”问好,对方就知道你也是回族,有什么要办的事,就一定热情帮助。
二、待客。家里来客人时,走出大门外去迎接。如客人骑自行车,立即把车子接过来推上,对有行李包的客人要把行李接过来提上。客人进屋时,主动给揭开门帘,让客人先进屋。客人入座后,马上沏茶、备饭。
即使家里比较困难,家里来客人,也要悄悄出去借面、借鸡蛋,把客人招待好。
饭菜做好端上桌子以后,主人不陪坐、不陪吃,站在地下,先说一声“请口道”,接着一再谦让、夹菜,照顾客人吃好饭。
三、出行。出远门旅行时,要向父母讨“口唤”即同意,征得父母允许,不能冒失地离开。旅行回来时,要向父母表述沿途见闻,办事情况。这样做,一则请安、二则汇报。回族非常尊重他人的自尊感,顾全别人的面子,不喊别人的外号。
四、割礼。割礼是阿拉伯语“海特乃”的意译,回族俗称“逊乃提”,也叫割礼或成丁礼。伊斯兰教规定男孩到十二岁,已经懂事,要开始承担宗教义务,履行“天命”和“逊乃”的宗教功课。久而久之,便成了回族的风俗习惯。
回族男童一般在5—9岁实行割礼,即割除阴茎的包皮。回族割包皮的习俗,从医学的角度看是很卫生的,是有科学道理的。对小孩进行割包皮手术,过去都是由专门的宗教人员施行,称其为“逊乃巴巴”。现在一般都把小孩送到当地医院进行手术。这样既安全,又卫生,伤口愈合快,不到一星期就痊愈了。
回族群众对割礼非常讲究,气氛隆重。割礼这天,家庭经济条件较富裕的,要给小孩换上一身新衣服。家里一般要宰羊、宰鸡、炸油香。请阿匐念经,过“尔麦里”。左邻右舍的亲戚朋友要给小孩散“乜贴”,以示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