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干为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876
颗粒名称: 先干为敬
分类号: K892.2
页数: 3
页码: 323-325
摘要: 肃州人喜欢喝酒,讲究也多,其中“先干为敬”,就很能体现出热情好客、礼仪先行的个性。尤其在接待、聚会的酒宴开始,东家首先会满饮一杯,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和诚意,谓之“先干为敬”。有人以为,这种劝酒方式,是现代人劝人喝酒的交际词令。其实不然,“先干为敬”是从传统文化里延伸出来的,堪称源远流长。
关键词: 风俗习惯 酒泉市

内容

先干为敬
  
  肃州人喜欢喝酒,讲究也多,其中“先干为敬”,就很能体现出热情好客、礼仪先行的个性。尤其在接待、聚会的酒宴开始,东家首先会满饮一杯,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和诚意,谓之“先干为敬”。
  有人以为,这种劝酒方式,是现代人劝人喝酒的交际词令。其实不然,“先干为敬”是从传统文化里延伸出来的,堪称源远流长。
  因古人的住所,一般都是堂室结构,这种建筑有堂有室,堂在前、室在后,堂大于室;堂室之间,隔着一堵墙,墙外属堂上,墙里属室内。堂上不住人,是古人议事、行礼、交际之所在。举行礼仪活动时,室内以东向为尊,即席上最尊贵的人面东而坐;堂上则以南向为尊,最尊贵的客人向南而坐。按照这种尊卑长幼排序坐好之后,酒席就可以开始了。喝酒时,主人必须先于客人饮酒,是为“献”。主人先饮,包含了向客人暗示“酒里无毒”,可以放心饮用之意。这与握手对表明双方手里都没有暗藏凶器的礼仪很接近。主人饮过之后,客人亦须饮酒以回敬主人。之后,主人为劝客人多饮,自己必先饮以倡之,是为“酬”。客人在主人饮过之后也兴起酒杯畅饮,是为“应酬”,即以此回应主人的厚意。所以,街上碰到脸红耳赤的熟人,随口就会来一句:“又去应酬了”?这一礼俗,逐渐延伸下来,就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先干为敬”。这也许是酒文化源远流长之具体体现吧。
  知道了“应酬”的来历,在酒席之上,在酒桌上如何应对,才不失礼,也会有所帮助。因此,最好记住,宴饮正式开始,主人先向客人敬酒,称“献”,客人饮毕需回敬主人,称“报”;主人为劝客人多饮,必先饮以倡之,称“酬”,就是宴饮以先于宾进酒为敬。所以,在酒宴进行中,为劝客人开怀畅饮,须常以先饮为导,且口称“先干为敬”。也就是敬酒、行令喝酒时,自己先喝完,底上口下亮杯,等待对方再喝。一为表示男人的豪爽气概,二为表小尊重对方,三乃是约定俗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酒泉市关于民俗文化的文史资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