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命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837
颗粒名称: 长命锁
分类号: K892.21
页数: 5
页码: 228-232
摘要: 旧时,肃州人在孩子满月或百日或一岁生日时,要戴“长命锁”,其意在于锁住小孩的命,避免病魔疫鬼侵入危害小孩。人们认为小孩一旦戴上锁,就能无灾无祸,平安长大。所以,人们把这种锁称作长命锁。有的地方则专为体弱多病的孩子或是独生子女佩戴,一般由外婆或拜认的“干亲”准备。
关键词: 生育 风俗习惯 酒泉市

内容

长命锁
  
  旧时,肃州人在孩子满月或百日或一岁生日时,要戴“长命锁”,。其意在于锁住小孩的命,避免病魔疫鬼侵入危害小孩。人们认为小孩一旦戴上锁,就能无灾无祸,平安长大。所以,人们把这种锁称作长命锁。有的地方则专为体弱多病的孩子或是独生子女佩戴,一般由外婆或拜认的“干亲”准备。
  长命锁,也叫“寄名锁”,是明清时挂在儿童脖子上的一种装饰物,为传统的古锁式样。富有人家为金制品,一般人家为银制品,贫困人家为铁制品,多刻有“长命百岁”、“富贵长寿”等字样,系红头绳或长丝带,套在孩子的脖子上。待孩子长到十六岁或结婚入洞房时取下。有的地方戴银项圈,其用意与戴长命锁同。按照迷信的说法,只要佩挂上这种饰物,就能辟灾去邪,“锁”住生命,长命百岁。
  长命锁的前身为“长命缕”,也有叫长生缕、续命缕、延年缕、五色缕等名称的。据记载,在汉代,每逢五月初五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在门楣上悬挂五色丝绳,以避不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这股丝绳被移到了妇女臂上,渐成为妇女和儿童的一种臂饰,不仅用于端午,还用于夏至。在当时,由于战争频繁,加之瘟疫,灾荒不断,人们渴望平安,所以用五色彩丝编成绳索,缠绕长命锁于妇女和儿童手臂,以祈求辟邪去灾,祛病延年。到了宋代,这种风俗传入宫廷,除妇女儿童之外,男子也可佩之。每到端午节前,皇帝还在长春殿亲自将续命缕赏赐给近臣百官,以便他们在节日佩戴。宋代称这种五彩丝绳编结物为“珠儿结”、“彩线结”,其形制已较复杂。除丝绳、彩线外,还穿有珍珠等物,在当时京都等地的街市还有不少店铺和市贩,专门以销售这种饰物为生。到了明代,风俗变迁,成年男女使用者日少,通常用于儿童,并成为一种儿童颈饰。一般多用于小儿满周岁时,并逐渐发展为长命锁。明清时期已十分流行。其造型、装饰都富于巧思,给人一种超越“长命百岁”感觉。
  长命锁的材质,一般多用金银宝玉。其造型多为锁状,在锁上寥有“长命富贵”、“福寿万年”等吉祥文字。也有做成如意头状,寥刻寿桃、蝙蝠、金鱼或莲花等吉祥图案。后来则多为银制,呈古锁状,镌刻“长命百岁”、“长命富贵”、“长发其祥”、“后生可畏”等字样。錾在反面的图案多为麒麟、龙、虎等吉祥动物。锁片用长丝带穿系,戴于小儿脖颈上。病弱和独生子女佩戴的较多,有避祸驱邪、祝愿长命的含意。
  过去的长命锁,一般是外婆为刚出生的外孙定制,据说银锁正反面的文字与图案,具有增强锁的保育力量的作用,或者说表达了人们对于幼儿生命长久、幸福吉祥的美好祝愿。还有的人家,恐新生儿体弱多病,便以认多子多福长寿之人做“干爹、干妈”,以消灾避祸,给新生婴儿带来好运。所认干爹干妈,就要出钱为新生儿打制银锁和项链圈一个,戴在婴儿颈上。孩子长到十二岁,过了危险期,则要取掉银锁、项圈,称之为“开关”。传说,行过戴锁与开关仪式的小孩,便能摆脱命中难关,无病无灾,健康长寿。送长命锁仪式,在认干爹时举行。还要以干爹的姓给取个名字,叫“继干名”,写“承继纸”。承继纸是个小立轴,长二尺,宽一尺,红纸绿边。上写“贵府相公过继相X门,取名某某,长命百岁”等语。左联是“苏才郭福”,右联是“姬子彭年”。轴上用红头绳挂个金质或银质的锁片,即长命锁,挂在干儿子卧室中,以压邪驱祟。还有以寺庙的名义挂长命锁的,含有借道教或佛教诸神的力量锁住小孩的命,避免受邪魔伤害。但要施舍寺院或道观一定的财物,在僧或道面前,让小孩“寄名”为弟子,再以锁形饰物挂在项间,这种锁称“寄名锁”。也有经算命先生预测认为与佛道有缘的,需认和尚或道士为寄父。所戴之锁,以寄父的名义打制。《红楼梦》中的薛宝钗父母,就曾为她认了一个癞头和尚做寄父,薛宝钗由此得到一把小金锁,其上所镌的“不弃不离、芳龄永继”八个字,也属祝福长命之类的吉祥语。
  后来,挂长命锁逐渐演变成了一种象征性的仪式,项链由线代替,锁由布条代替,或干脆用纸币代替,而且当天挂锁要当天摘下。仪式在外婆家举行,由外婆给小孩挂长命线。长命线为一束成圈的白线,象征着白头到老。把这束白线从小孩的头上套下来,挂在脖子上,在线里要缠上纸币,缠多少视情况而定。仪式结束后,小孩的父亲便把母子接回去。到家后,由父亲给小孩摘长命线。摘长命线要从脖子到身子往下套,最后从脚下取出,否则,便意味着解除了长命线的法力。还要边摘边念:“头上挂,脚下摘,姥姥亲、姥爷爱,长命百岁,长命百岁”。取下长命线后,将缠在线中的钱取出,留着给小孩缝被子用。也有的长命锁,为父母或舅舅出资打制。
  千百年来,人们通过生命历程的经验,经过干锤百炼、精雕细琢,把最重要、最美好的祝福凝固在“长命锁”上,并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佩戴到孩子身上。如今的长命锁,已成为一种时尚的象征,更多表达的是长辈对晚辈的祝福。市面上流行的大多以银材质为主,据说银器的光芒与发出的声音,能够吓跑妖魔和野兽,保佑宝宝平安健康。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酒泉市关于民俗文化的文史资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