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喜
在肃州民间,新媳妇怀孕称之为“有喜”,必然得到亲友的照顾和方方面面的关怀。
因为有喜之后,孕妇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特别是早期的妊娠反应,会出现类似病态的变化和强烈而特殊的食癖,即通常所说的“害喜病”,也称“害娃娃”。民间传说孕妇想吃的东西吃不到,会影响胎儿的发育,眼里有“萝卜花”和脸上长斑是最普通的说法。而人们也根据孕妇对食物的偏爱和躺卧体位,预测婴儿的性别,最常说的是“酸儿辣女”、“男左女右”。还有一句测胎儿性别的顺口溜:“得喜月份加母年,减去一十三,是双便是女,是单定是男。”由于孕妇的某种特殊需要和生理、心理上的变化,如慵懒、倦怠、恐惧等,在婆家必然不好意思说明,行为受到一定限制。因此,肃州人的习惯做法是把孕妇接回娘家,谓之“养喜”或“保胎”。
孕妇回到娘家不受任何约束,而做母亲的又能跟女儿谈心,讲解妊娠期应该注意的事项,消除女儿对怀孕、生产的怀孕恐惧。这种做法,非常符合生育卫生的要求。胎儿着床后,在头两个月里,不仅孕妇的生理、心理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情绪极易波动,导致胎儿容易流产,特别如推磨、担水等孕妇所不能胜任的一些繁重家务劳动,跟婆婆又难于启齿不便明说,硬撑势必影响胎儿的发育。回到娘家,有一个宽松的环境,情绪上首先得以放松,不必担心做事有什么差错,即使做错什么,母亲也会原谅。同时,夫妻暂时分居,也利于保胎。
三个月以后,身孕已经出怀,再厉害的婆婆也不会差遣有身孕的儿媳干繁重的活。相反,婆婆会主动为即将出生的婴儿缝制被褥、衣物,作添喜的准备。
由于孕妇的妊娠反应,想吃一些特殊的东西,在一般情况下,无论是做母亲的还是做丈夫的,甚至婆婆,都会尽量满足。但民俗认为有些东西是绝对不能吃的,比如兔肉、姜、木耳、驴肉,以免胎儿生豁唇、长六指、化毛发、牛驴脾气。
孕妇在生活和礼尚往来中,也有许多禁忌,需要遵守。因孕妇又叫“双身人”,所以不能参加婚礼,如果婚礼上新郎新娘见到双身人,一辈子都不顺利;孕妇也不能参加丧礼,即使亲生父母去世,也不能参加。
实际上,这些禁忌是为了照顾孕妇,免得她们大喜大悲,影响胎儿的发育与成长,确保妊娠过程平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