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区图书馆
肃州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肃州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肃州古城东北角的大校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596
颗粒名称:
肃州古城东北角的大校场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3
页码:
248-250
摘要:
记述肃州大校场从明朝到现在的发展变化以及相关轶事。
关键词:
文史资料
酒泉
大校场
内容
肃州古城东北角的大校场
张智昂
校场,也叫教场,古时候是专门操练兵马和演武比赛射箭的场所。肃州古城的校场开辟于明朝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58年),位置在肃州古城内的东北角,紧靠东城门,沿着教场巷子向北200米,就到了校场。校场面积大约有150亩,北面紧靠水池子社学,东靠东城墙,西面的北端靠着北斗宫,南端靠着王爷庙巷,是一个远离居民住宅的场所。
明朝初年,冯胜将军平定河西,改酒泉郡为肃州卫,社会渐趋安定。到了明朝中期,北方的蒙古部落和西域吐鲁番回鹘人,常常侵扰肃州周边。为了御敌,兵备道将军王义就在甘肃所辖区域内招兵买马,共征集新兵2万多名。这些新兵需要有一个固定的训练场所,于是,他在古城东北角平整出一块场地,设置了箭垛,教练射箭;绑了许多草人,让士兵们格斗拼杀;乂设置了一些障碍物,让骑兵们跨越劈砍。经过两个多月的训练,新兵们的各项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他还在校场内设置了擂台,用打擂的方式选拔千总,又在士兵中选拔了把总,使这支军队形成了骁勇善战的尚武精神。
到了明朝后期,校场不仅是训练军马的场所,也成了固定的演武场,每年秋冬都要在这里进行一些演武比赛。
清朝时期,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地方府衙又把宣判犯人、处决犯人的地点,从原来的发放十字移到了校场内。这时候的校场不仅是驻军操练军马和比武的场地,也成了大型集会的场所。
据说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轰动酒泉的闻家圈起义失败后,其主要人物祁得隆、李福恒就是被当时肃州知州恩光和兵备副使陆廷栋围剿抓获的。他们在校场内集聚了3000多民众和3000多士兵,进行了所谓的宣判示威大会,当场砍杀了几个义军头目和义军士兵。
自此以后,校场里很少有人走动:因为这里杀过人,人们感到恐惧。再加上这里是兵马训练的场所,地面被践踏的到处都是浮土,一有些风,就会尘土飞扬。校场四周长满了杂草,成群的乌鸦在这里栖息,一些野狗经常在这里出没,显得十分荒凉。
到了民国二十六年( 1937年)秋天,时任第七专员公署专员兼酒泉县长、保安司令的曹启文,在校场内召开万人大会,枪杀了西路红军的儿位战士,使这个地方变得更加凄惶恐怖。1949年9月26日酒泉和平解放后,解放大军进入酒泉。10月1日,西北野战军一兵团和二兵团在校场举行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新疆进军的誓师大会,彭德怀副总司令做了动员讲话。
从此以后,酒泉城里的一些重大活动都在校场里举行,校场渐渐有了生气。人们开始在场子里走动,校场巷子两边也栽了许多杨树,建起了一些民宅,从1957年开始,校场开辟为体育运动场地,酒泉的一些体育赛事和公审公判大会都在这里举行。酒泉体校也建在了校场的东侧。校场里经常进行一些体育训练和体育比赛。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上世纪90年代,校场被规划为酒泉城里最大的全民健身广场。经过十几年的建设,现在的校场已是今非昔比:绿树成荫,花坛锦簇;方砖铺地,干净整洁;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游泳池、儿童娱乐场,各类健身器材,有序地分布在广场内,每天有数以千计的人在场内锻炼身体。
如今,健身广场的规模、设施以及旺盛的人气,不仅见证了社会的飞速发展,也印证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确确实实在不断提高。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辑包括:刘继卣绘画经典《酒泉》组画 、史事漫忆、人物春秋、行业纵横、非遗集萃、区域仿古、史地考述、民俗拾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