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青年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587
颗粒名称: 民国时期的青年馆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4
页码: 236-239
摘要: 为了进一步控制和掌握“三青团酒泉分团部”,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初(1942年2月),国民党甘肃省党部对酒泉县党部书记长郎润来做出指令,要求尽快正式成立“三民主义青年团酒泉县分团部”,在国民党县党部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同年9月,肃园门前的广场上(现肃州市场东门至亚盛电大地段)举行了 “三民主义青年团酒泉县分团部”成立大会。参加大会的有国立肃师、河西中学、酒泉师范的1000多名学生,还有国民党酒泉县党部机关的工作人员及一些商业界的代表,加上前来看热闹的1000多名市民,共有3000多人。大会的场面十分热闹,整个肃园街道都站满了人,场子周围贴着标语,肃园的园形门前墙上悬挂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三民主义青年团酒泉县分团部成立大会”,下面的主席台上坐着七八个人,当主持人宣布大会开始时,人群中响起了一阵阵掌声。三所学校的学生代表先后发言。最后,国民党酒泉县县长王升荣说,三民主义青年团酒泉县分团部今天正式成立了,分团部受国民党酒泉县党部的直接领导,办公地点就设在“肃园”内,从今天起“肃园”正式改名为“青年馆”。
关键词: 文史资料 酒泉 青年馆

内容

民国时期的青年馆
  张智昂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寇侵华战争步步升级。1938年4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成立“三民主义青年团”。1940年,酒泉的三所学校——国立肃师、河西中学、酒泉师范各自成立了 “三青团”分团部,组织开展了一些抗日救亡活动,并在青年中发展“三青”团员。
  1941年4月,甘肃“三青团支团部”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打着响应蒋介石号召的旗号,以便于统一领导和行动为由,指令酒泉师范学校校长王鼎极负责成立“三青团酒泉分团部筹备处”,并指出要接受甘肃“三青团支团部”直接领导。“三青团酒泉分团部”的临时办公地点就设在酒泉师范学校。
  据说当时“三青团”组织的活动还处于保密状态,普通老百姓不知道有什么“三青团”。但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农历四月初九日(1942年5月4日)发生在酒泉城里的示威大游行,惊动了酒泉的市民。这一天早晨,国立肃师、河西中学、酒泉师范的1000多名学生,手举着各色各样的小彩旗,打着“日本侵略者滚出中国去!”的横幅,喊着口号,在大街上游行。这支游行队伍游完了四大街,最后来到酒泉师范,聚集在挂着“三青团酒泉分团部”牌子的平房门前。有几个学生站在前面义愤填膺地进行演讲,下面的学生高喊着“不当亡国奴!”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最后,校长王鼎极讲话,号召青年学生积极加入“三青团”组织,报效国家和民族。这时候,酒泉城里的市民们才知道有“三青团”这么个组织,“三青团”的活动也由秘密转为公开,并开始在社会上吸纳青年人加入。
  为了进一步控制和掌握“三青团酒泉分团部”,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初(1942年2月),国民党甘肃省党部对酒泉县党部书记长郎润来做出指令,要求尽快正式成立“三民主义青年团酒泉县分团部”,在国民党县党部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同年9月,肃园门前的广场上(现肃州市场东门至亚盛电大地段)举行了 “三民主义青年团酒泉县分团部”成立大会。参加大会的有国立肃师、河西中学、酒泉师范的1000多名学生,还有国民党酒泉县党部机关的工作人员及一些商业界的代表,加上前来看热闹的1000多名市民,共有3000多人。大会的场面十分热闹,整个肃园街道都站满了人,场子周围贴着标语,肃园的园形门前墙上悬挂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三民主义青年团酒泉县分团部成立大会”,下面的主席台上坐着七八个人,当主持人宣布大会开始时,人群中响起了一阵阵掌声。三所学校的学生代表先后发言。最后,国民党酒泉县县长王升荣说,三民主义青年团酒泉县分团部今天正式成立了,分团部受国民党酒泉县党部的直接领导,办公地点就设在“肃园”内,从今天起“肃园”正式改名为“青年馆”。
  有了这个青年馆,整个肃园街好像成了古城肃州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国民党酒泉县党部和三青团酒泉县分团部都设在这里,大会小会都在这里召开。酒泉城里的市民们风趣地说:“东有道台大衙门,西有镇台小衙门,中间夹着个青年馆尕衙门。”所谓的“三座衙门”,都处在肃园街的一条平线上。
  在以后的岁月里,青年馆除了召开一些大会和小会外,青年人也经常在馆里进行一些娱乐活动。1944年5月,酒泉应征到抗日前线去的100多名青年,就是在青年馆门前被送走的。1946年5月4日,800多名青年聚集在青年馆门前,高喊着“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口号,慷慨激昂地进行演讲。大约10点钟光景,从大衙门里冲出了一队全副武装的警察,抓走了青年馆的主持人关天德和3名学生,聚集的人群也被驱散了。在以后的几年里,青年馆门前经常有青年人在一起谈论和聚会。 1949年9月26日酒泉和平解放后,青年馆里一直住着解放军。1950年3月,酒泉县公安局组织专人对酒泉城内的街巷进行了普查登记,于当年5月将原来的娘娘庙巷改名为现在的青年街。
  1910年肃州旧海关衙门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辑包括:刘继卣绘画经典《酒泉》组画 、史事漫忆、人物春秋、行业纵横、非遗集萃、区域仿古、史地考述、民俗拾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