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的行署大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575
颗粒名称: 建国初期的行署大院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2
页码: 224-225
摘要: 1949年10月2日,酒泉县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办公地点设在仓门小路子南面(即现在区政府所在位置)。这里原有的明清时期的肃州卫指挥司衙门,经过简单修缮,就成了新生人民政府的办公场所。1951年10月,酒泉地委和行政公署陆续从城隍庙一带搬迁,先后入驻到了仓廒大院的。1955年10月,酒泉专区和武威专区并入张掖专区。
关键词: 文史资料 酒泉 行署大院

内容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月2日酒泉地区工作委员会正式组建(简称酒泉地委),办公地点设在古城西南角的高台城隍庙(今地区医院所在地)。1950年乂设置了行政专员公署,入驻在武威城隍庙(今地区医院所在地)办公。
  1949年10月2日,酒泉县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办公地点设在仓门小路子南面(即现在区政府所在位置)。这里原有的明清时期的肃州卫指挥司衙门,经过简单修缮,就成了新生人民政府的办公场所。
  到1950年7月,酒泉地区(包括玉门油矿)各个县政府相继成立,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地委和行署的各个工作机构也都相继设置和组建。1951年10月,酒泉地委和行政公署陆续从城隍庙一带搬迁,先后入驻到了仓廒大院的一号小廒房片区,人们就把这个大院称为行署大院,仓廒大院的大门被称作是行署大院的大门。
  1955年10月,酒泉专区和武威专区并入张掖专区。1958年1月,原酒泉地区领导刘文山、杨志范、曹布诚等召开会议,筹划酒泉市政府(地级)办公楼修建事宜。会议决定拆除原县大仓的一号小仓廒,并在原址上修建一座办公大楼;同时也确定了酒泉县政府在仓房小路子以南的地段内,改造和修建办公场所;在县政府的东北角和行署大院西南侧进行前期的拆除、规划和设计,修建一所较有档次的招待所。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辑包括:刘继卣绘画经典《酒泉》组画 、史事漫忆、人物春秋、行业纵横、非遗集萃、区域仿古、史地考述、民俗拾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