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善本的保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5507
颗粒名称: 古籍善本的保护
分类号: G253
页数: 2
页码: 167-168
摘要: 古籍善本历时几百年不脆化、不腐烂,字迹不褪色,仍清晰可辨,放心翻阅,之中有什么奥秘呢? 其一,纸中有绒毛。其二,墨中有胶质。其三,装订用纸捻。
关键词: 资源建设 图书馆藏书 酒泉

内容

至今,酒泉图书馆已有500多年的发展历史,馆藏图书达12万册,其中古籍善本2693册。那么,这些古籍善本历时几百年不脆化、不腐烂,字迹不褪色,仍清晰可辨,放心翻阅,之中有什么奥秘呢?
  其一,纸中有绒毛。这些书的用纸均为高档白棉纸,纸中除含棉纤维或竹纤维外,还加有驼绒或羊绒,因这一特殊原料的加入,极大地增强了纸的柔韧性和耐久性。这些书曾遭遇过洪水浸泡,但从水中捞出晾干后,恢复原状,平整如初,不像现在的纸会产生皱巴。
  其二,墨中有胶质。那时熬墨的主要原料为木炭,为使墨汁富有粘性,利于书写,熬制时常加入胶质物;为使墨汁富有浓香,预防虫蛀,熬制时加入麝香等香料。时至今日,翻开这些善本,依然字迹清晰,墨香扑鼻。其三,装订用纸捻。装订时,先在书的穿线位置打眼,后将纸捻穿进线眼,把全部书页串连固定起来,再用丝线或棉线穿过纸捻把整个书装订好。所以,这些书即使装订线断了,书页也不会散开,仍完好如初。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出版者:政协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委员会

本辑包括:刘继卣绘画经典《酒泉》组画 、史事漫忆、人物春秋、行业纵横、非遗集萃、区域仿古、史地考述、民俗拾零等。

阅读